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

(2016-01-16 18:47:31)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反映了一种严肃的投资心态。但这句话后来慢慢地就变成了一句“野狐禅”。因为许多人什么价位的股票都敢买,而且买了以后就不动了,要“与伟大的公司共同成长”。我想有必要正本清源,回顾一下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有它的企业价值和市场价值。而价值投资者要做的事情就是辨别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任何过分强调股票的“企业属性”而忽略其“市场属性”的观点都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人》一书中说得非常明白:“持有上市股份的人实际上具有双重身份,并且他可以在两者之间有选择的加以利用。一方面,他的地位类似于少数股东或非上市公司的合伙人,可以从企业的利润中获利;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持有一纸证书,他可以在不同的时期按不同的价格随时将其卖出。”
        
      格雷厄姆还这样告诫我们:“对于99%的股票而言,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在某些价位上相当便宜,值得购买,在另一些价位上则过于昂贵,应当抛出。”  在格雷厄姆的眼中,股票既不是可以频繁交易的纸张,也不是压在箱底的宝贝,而是根据市场波动和安全边际作出理性交易的公司股份。
       
       关于格老的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总结的最为全面精准,巴菲特说:“我认为,格雷厄姆有三个基本的思想观点,它们足以作为你的智力结构的基础。我无法设想,要想在股票上做得合乎情理地好,除了这些思想观点你还能求助什么。这些思想观点没有一个是复杂的。没有一个需要数学才能或者此类形式的东西。格雷厄姆说:你应当把股票看作是许多细小的商业部分,要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来自于对朋友的愚忠而非参与市场的波动。而且,在《聪明的投资人》的最后一章中。格雷厄姆道出了有关投资的最为重要的几个字眼:‘安全边际’。我认为,这些思想观点,从现在起百年之后,将仍然会被认作是合理投资的奠基石。”
       
        在这段总结中,巴菲特忠实的保留了恩师思想的原汁原味。(一)“把股票看作是许多细小的商业部分”,意思是我们购入股票时一定要考虑“安全边际”概念。要“以买下整家企业 ”的心态来买股票。(二)“要把市场的波动看做是你的朋友而非敌人。”意思是说作为企业的一个小股东,你只是拥有了企业微不足道的一点股份,你无法像大股东那样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影响,但你却具有了大股东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当股价大跌时买入,当股价大幅上涨时卖出。如果你不能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而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终生持有,那就是“把自己仅有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做为一名业余投资者,在选择股票的时候,不应该抱有先入为主的心态。也就是说,即使是你经过了充分详细的研究之后买入了一家“优秀”的公司,也要做好两方面的思想准备:一种可能性是它确实如你所愿带来丰厚的回报,另一种可能性是它可能让你大失所望。例如四川长虹和青岛海尔。这两家企业在上个世纪都是赫赫有名的电子企业,当时你根本无法预测到20年后企业的状况和回报。从上市首日算起,持有青岛海尔20年,回报率是66倍,确实不错。但持有四川长虹19年,回报率只有3.76倍,两者差了将近20倍;再比如九芝堂和同仁堂,都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老字号,从上市首日算起,持有同仁堂16年,回报率高达13倍,很爽!但持有九芝堂13年,回报率却只有0.8倍,确实让人沮丧。但你能说九芝堂的投资者的分析能力、预判能力就比同仁堂的投资者差到哪里去了吗?

       股票      上市首日收盘价    目前价格(复权)    股价涨幅      上市年龄
     四川长虹        19.69              93.78            3.76倍       19年
     青岛海尔        5.76               385.6            66倍         20年

       股票     上市首日收盘价     目前价格(复权)    股价涨幅     上市年龄
     九芝堂          23.23              42.42            0.8倍        13年
     同仁堂          17.22              213.27           13倍         16年

          价值投资的基石“市场波动和安全边际”。我认为价值投资的这三个基本思想观点应该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少了任何一项,都不是完整的价值投资。纵观巴菲特的一生,除了少量的投资要顾及到大股东的影响,他的绝大部分投资都是严格的、全面的遵循了这三条基本原则的,他是从来不会放弃市场波动提供的机会的,也从来不会放弃安全边际原则的。但是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只是根据巴菲特后期的“护城河”等理论就片面的强调“终生持有伟大公司”,对于严重脱离价值基础的、已毫无安全边际的股票还拼命地推荐或坚持,或者以“价值投资者不必关心股价波动”为由,像鸵鸟一样,对市场先生提供的机会视而不见,这些表现都是对完整的价值投资思想的严重割裂和误读。巴菲特说他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费雪,但经过“价值”达人们的解读,巴菲特已经完全变成了85%甚至是100%的费雪,经过洗脑的中小投资者也俨然变成了“拥有伟大公司”的“小巴菲特”,结果是大部分人成了“伟大”公司的炮灰。
         所以,当我们在看到有人说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这句话的原意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一小部分股权”。这不是玩文字游戏,因为从本质上讲,我们是公司“一小部分股权”的所有者,而不是“整个公司”的所有者。既然我们是“一小部分股权”的所有者,那就要像格雷厄姆和巴菲特所说的那样,既要仔细的挑选股票,也要正视股票的市场价值——市场波动和安全边际。我想无论是做价值投资,还是做成长投资,这一点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034c1d0102wi7o.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