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真的来了吗?

标签:
股票牛市历史数据巴菲特杨宝忠 |
分类: 杨宝忠视频 |

本轮行情大致从2014年5月份开始 启动 ,上证指数当时处于 2000点附近,经过半年的缓慢震荡攀升于11月中旬2达到2400点附近。半年指数上涨20%左右。
从11月21日开始经过短短的13个交易日,12月9日最高见到3091点。上涨超过600点, 大盘涨幅超过20%,市场一扫多年熊市阴霾,大牛市来了,赚大钱的机会来了。行情的连续暴涨和舆论的炒作,刺激着每一位股民脆弱的敏感神经。有人写文章题目就是“挥旗指万点”。什么:"无畏恐慌抱住A股睡大觉"等等,狂热情绪可见一斑。有很多人对自己的预测能力感觉总是特别好,他们有预测的嗜好,无论他们过去做出过多少错误的愚蠢的预测,都不影响他们做出新的更加大胆的预测。
巴菲特是一个未知论者,认为自己没有预测未来股市走势的能力,也不相信别人有这样的能力。而且认为预测对于投资来说不但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十分有害。巴菲特曾经指出:为什么要因为一个没有根据的猜测,而放弃一个有根据的投资决定呢?受巴菲特的影响,我已经逐渐养成了远离股市,不听股评,不看行情,不猜涨跌,的投资习惯了。


现在的投资组合还是三年前建立的呢?这中间除了用上市公司派发的现金红利增持了北京银行股票和五粮液股票外,没有卖出过任何一股股票。为什么三年的时间都没有卖出过所持有的股票呢?因为在这三年时间里我认为我所持有的股票投资价值一直没有被高估过。以北京银行为例讨论如下:
我们知道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这个价指的是什么呢?我理解这个价有两层含义:(1)指股票在流通过程中的交易价格。(2)股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投资价值。
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是由企业基本经营所决定的,这样的价值最终一定会反应到股票的交易价格上来。但是,短期之内股票的交易价格会围绕着内在价值大幅上下波动。股价处于合理、过高、还是过低,主要取决于当时市场的状况。牛气冲天好,还是熊市悲观情绪弥漫。以及市场对某类股票的看法。市场从2007年转熊以来因为多种原因,对银行股一直保持悲观态度,尽管在过去的六七年中,银行的利润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但是股价却石沉大海屡创新低,出现全面跌破净资产的状况,市盈率跌到了不足5倍的极端状况。
三年多以前我大比例建仓了北京银行,目前的持股成本在5.83元/股。三年来账面利润时多时少。几次坐电梯。这次股价大涨账面利润在70%附近波动。不排除再次坐电梯的可能性。
面对多次账面利润忽多忽少的状况,我在反思该不该设定卖出的标准,和卖出的标准该怎样设定的问题?
面对多次账面利润忽多忽少的状况,我在反思该不该设定卖出的标准,和卖出的标准该怎样设定的问题?
找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非常困难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跟本就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我们只能根据经验和以往的历史数据制定一个非常具有个性化的卖出计划。比如股价达到1.5倍的每股净值产。等等。如果市场价格长期达不到心里目标就一直持有下去。其实如果我们选择的企业如果正确,股价一直没有被高估。长期持有不卖出的投资策略无疑既省心又正确。随着股票含金量的不断提升,股价也会不断走高,现金红利也会不断增长。这些不正是我们长期投资所期待的结果吗?
沿着这样的思路,我逐渐认识到如果选择正确,采取只买不卖的投资策略,一位投资者也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因为你持有的优质资产越来越多。这些资产给我们带来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多。而且这样的投资策略非常省心,只要投资标的选择正确就不可能犯下重大错误。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巴菲特屡次表示,只要投资低成本的标普500,很有可能会超过很多职业投资者。在今年给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我把钱放到我说的地方,在我死后,我建议妻子把手里的钱10%投美国国债,90%投标普500指数。很多股东在大会上质疑巴菲特此举是否意味着不信任未来的继承人,巴菲特则回答,“我太太已经有钱了,不用再赚取更高的回报了,让钱有安全的收益就行。”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他说:“购买并持有标准普尔500指数,长期来讲收益会很不错,而大多数人做不到是因为有人让你买这买那,希望能快速赚钱。而试图快速赚钱是最糟糕的错误。”
所以,我要找的生意就是简单,容易理解,经济上行得通,诚实,能干的管理层。这样,我就能看清这个企业10年的大方向。如果我做不到这一点,我是不会买的。基本上来讲,我只会买那些,即使纽约证交所从明天起关门五年,我也很乐于拥有的股票。如果我买个农场,即使五年内我不知道它的价格,但只要农场运转正常,我就高兴。如果我买个公寓群,只要它们能租出去,带来预计的回报,我也一样高兴。
人们买股票,根据第二天早上股票价格的涨跌,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这简直是扯淡。正如格拉姆所说的,你要买的是企业的一部分生意。这是格拉姆教给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你买的不是股票,你买的是一部分企业生意。企业好,你的投资就好,只要你的买入价格不是太离谱。
这就是投资的精髓所在。你要买你看得懂的生意,你买了农场,是因为你懂农场的经营。就是这么简单。这都是格雷厄姆的理念。我6、7岁就开始对股票感兴趣,在11岁的时买了第一只股票。我沉迷于对图线,成交量等各种技术指标的研究。然后在我还是19岁的时候,幸运地拿起了格雷厄姆的书。书里说,你买的不是那整日里上下起伏的股票标记,你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自从我开始这么来考虑问题后,所以一切都豁然开朗。就这么简单。
人们买股票,根据第二天早上股票价格的涨跌,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这简直是扯淡。正如格拉姆所说的,你要买的是企业的一部分生意。这是格拉姆教给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策略。你买的不是股票,你买的是一部分企业生意。企业好,你的投资就好,只要你的买入价格不是太离谱。
这就是投资的精髓所在。你要买你看得懂的生意,你买了农场,是因为你懂农场的经营。就是这么简单。这都是格雷厄姆的理念。我6、7岁就开始对股票感兴趣,在11岁的时买了第一只股票。我沉迷于对图线,成交量等各种技术指标的研究。然后在我还是19岁的时候,幸运地拿起了格雷厄姆的书。书里说,你买的不是那整日里上下起伏的股票标记,你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自从我开始这么来考虑问题后,所以一切都豁然开朗。就这么简单。
(文章正在创作之中)
前一篇:巴菲特:让钱有安全的收益就行
后一篇:一万亿元是什么概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