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杨宝忠投资者说巴菲特格雷厄姆投资名家 |
分类: 杨宝忠投资论道 |
金融危机引发银行股暴跌
股价从2008年9月19日最高达到44.75美元,暴跌至2009年3月9日的最低价7.80美元,累计跌幅超过80%。
巴菲特逆势大笔增持银行股
如果受限就买富国银行一只股票
2009年5月2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说:“如果我所有的资金只能买入一只股票,那我就全部买入富国银行。”巴菲特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股价暴跌后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大的“安全空间”。二。银行业的赚钱能力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我们听听查理·芒格在
2003年股东大会怎么说的,就更加好理解巴菲特为什么大笔增持银行股了。查理·芒格“银行业一直是一个完美的金矿(Perfect
goldmine),就象我在不同的Berkshire会议上多次说过的那样,沃伦与我在这方面都搞砸了。
或许我们应该在银行上面投入更多的资金。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后来变得比我们起初的判断要高得多。尽管我们在银行业上做得不错,不过或许我们在该行业上的仓位应该更重一些,银行业的赚钱之道简直可怕。”
巴菲特说:我不觉得买这家公司比我继续投在富国更好”。他在用投资富国作为他的机会成本。
巴菲特大笔增持银行股带来那些启示
反观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盘,股股价一飞冲天炙手可热,而大把大把赚钱的银行股,股价却一跌再跌无人问经。如此大的反差说明了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股市从2007年的6124点下跌至今天的2000点附近,在社会上造成的赔钱效应深入人心,一个让人不断赔钱的市场,不但无法吸引场外新的资金大规模入市,而且,场内资金也会不断地抽离,市场内部的新股发行,大小非解禁像洪水猛兽般的增加股票的供给。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而银行股流通盘都很大,没有大量资金的参与上涨就成了无源之水。成为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银行股陷入长期低迷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至于对银行股的种种担忧只不过是一种说辞罢了。
第二.创业板小盘股的疯狂发行,为股市疯狂赌博性炒作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鸦片。从历史上看在慢慢熊市中,你扩容我缩容的炒作模式屡见不鲜,20年前疯狂炒作浦东概念股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只不过今年轮到了创业板。小盘股的疯狂炒作分流了场内留存的大部分资金,从而使大盘银行股股价变得更加低迷就不难理解了。
只要股市供求关系得不到改善,银行股的股价还会一直低迷下去。而供求关系的改善前景并不乐观。纵观美国股市1929年从381点跌至1932年的41点,而后20年无法突破前期高点,日本股市1990年从3万9千点附近跌下来,至今20多年过去了,股市突破前期高点依然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中国股民必须做好长期同熊市同震荡市打交道的思想准备。
银行股的长期低迷带来的投资机会
不管股市怎样变换,始终追逐市场热点的的人都会落入赌博的陷阱,长期看会输掉所有的钱,聪明的有智慧的投资者,依然会坚持合乎逻辑的投资理念,我一年多以前购买的北京银行股票目前账面盈利大概在10%的样子,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尽管震荡不已,给我带来的账面利润时多时少,但是我很乐意长期持有这家银行的股票。
北京银行上市以来连续六年成为16家上市银行中,人均最赚钱的银行,2012年人均创利达到141万元,今年6月7日我参加北京银行股东大会,有机会了解了这一情况的缘由。董事长的一席话揭开了这个谜底,董事长回答说:“一方面北京银行在控制店面租金成本方面要做到货比十家。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员工数量坚决不养闲人,职工人均收入在16家上市银行中排名第六,也就是说职工收入在上市银行中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通过严格控制人员数量,即保证留住了人才又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的成本。”听了董事长的解释我受到很大鼓舞,对北京银行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一年多以前我购买北京银行股票的逻辑,至今我依然津津乐道:我们知道银行业属于高负债经营的行业,净资产一般不超过总资产的10%。这样的资产状况会使银行业成为一个高收益和高风险的行业。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业往往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高,而在经济衰退阶段又会承担较大的风险。也就是说银行业经营状况与所处的经营环境密切相关。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所以我选择了北京银行。我对北京地区经济未来发展的平稳性和可持续性的信心,远远超过了对全国的信心。北京银行70%的业务集中在北京。北京地区经济的平稳性和持续发展,为北京银行未来的平稳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经营环境。这是我投资北京银行的基本逻辑。对于哪些认可买股票就是买企业观点的投资者来说,目前5倍市盈率的北京银行股票,意味着投资回本期只有5年,在我看来这是难得的投资机会。其每股盈利即使在目前的基础上下降50%它也值现在这个钱,这就是我理解的“安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