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
(2013-06-08 23:30:06)
标签:
巴菲特投资者说杨宝忠滚雪球格雷厄姆 |
分类: 巴菲特、格雷厄姆、查理·芒格 |
市场喜欢变化而且最喜欢快速变化的公司和行业,因为这样可以带来短期快速盈利的机会。巴菲特(1992年)却喜欢逆向选择长期稳定发展能够慢慢赚钱的公司和行业:
“我们努力固守于我们相信我们可以了解的公司。这意味着那些公司具有相对简单且稳定的特征。如果企业业务非常复杂而且不断变化,那么我们就实在是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去预测其未来现金流量。碰巧的是,这个缺点丝毫不会让我们感到困扰。”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到底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错误,投资人只需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市场上最流行的是技术分析,而技术分析的核心是预测市场走势顺势而为,上涨时买入,下跌时卖出。巴菲特(1990年)却说要逆向投资,在大跌时买入:
“那些希望其一生中不断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应该对市场波动采取与我们相似的欢迎股价下跌的态度;相反,许多投资者不合逻辑地在股票价格上涨时得意洋洋,在下跌时却闷闷不乐。可是他们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就从来不会出现这样的混乱:他们知道自己永远是食品的购买者,他们欢迎食品价格下跌,谴责价格上涨(只有食品的销售者才不会喜欢价格一直下跌)。与此类似,即使新闻纸价格下跌可能意味着我们经常保留的大量纸张库存的价值也会下跌,我们持有的《布法罗晚报》也会为新闻纸的价格下跌欢呼,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报纸永远需要不断购买新闻纸。”
“完全相同的逻辑指导着我们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只要我还活着(如果伯克希尔的董事参加我死后已经安排好日程的降神会,那么时间会更长),我们将一直要买入企业的全部权益,或企业的一部分权益,也就是股票。在这种情况下,股价下跌使我们受益,而股价上涨则使我们受损。”
“股价过低最常见的原因是悲观主义,有时对于整个市场,有时对于某一家公司或某一个行业。我们要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进行投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而是因为我们喜欢悲观主义导致的低价。乐观主义才是理性投资者的真正敌人。”
“但是,这不意味着在一家公司或一只股票不受欢迎时买进就是明智的投资,逆向投资策略如同随大流的策略一样愚蠢。投资中真正需要的是思考而不是参考。不幸的是,伯特兰·罗素对生活的观察结果在金融界也出奇的相似:大部分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许多人的确如此。”
巴菲特从不争抢热门股却偏爱冷门股:“大部分人都是对大家都感兴趣的股票有兴趣。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正是你应对股票感兴趣之时。热门股票很难赚到钱。”
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告诉他两个投资秘诀:“在华尔街要想投资成功,一要正确思考,二要独立思考。”正确思考相对而言容易学到,也容易做到,但独立思考却非常难以做到,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意味着逆向思考,与大众的思维完全相反,完全违反普通人喜欢与社会主流保持一致的人性。能够做到逆向思考而且坚定地逆向投资,做市场中的极少数派,需要一颗能够顶住巨大心理压力、市场压力、社会压力的大心脏,这正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最大秘诀之一。
关于投资本博客精华内容:杨宝忠——全部视频——部分文章
欢迎股民浏览指正。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71b4ad01018pu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