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
(2019-04-04 08:28:49)分类: 教育叙事 |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语文学习的水平高低将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近几年来,又兴起了“群文阅读”,将语文教学推向了新的发展方向。“群文阅读”教学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概括总结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构建体系的能力。下面就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做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特色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学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各方面进行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1“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1]。
2“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信息的繁多与杂乱让人们在信息群里无法找到主要的信息线索,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也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2]。“群文阅读”课程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费、差、慢”等问题,同时,它从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改革。小学语文运用“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建设“群文阅读”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有其必要性。
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途径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3.1要建立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由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包含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呈现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除了运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自主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增加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3.2要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多文本”,即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组成一组文章进行研究,选择的文章之间主题相同,写作手法相近,文章表达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下,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从而促进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同时,教师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与学生贴近的话题进行准备教学题材,由于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在阅读大量文章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话题内涵,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有关学生综合性学习的群文阅读课,教师以诗歌学习为题材,那么师生共同准备与诗歌有关的阅读材料,集古今中外名篇与课堂中,《诗经•蒹葭》、《天净沙•秋思》、《西风颂》、《白桦》等名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古今诗风不同,整体领略诗歌的魅力[3]。
4结束语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的语文教学方法,目前还未全面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为了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量。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全面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做准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加人们对语文的重视,也有利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有利于语文教学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