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身心合一
身心合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67,821
  • 关注人气:42,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是最好的道场

(2016-12-06 12:06:36)
标签:

身心合一

民间国学

文化

分类: 民间国学堂
《论语》“学而篇”里有一句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古人读书,先要“明句读”,因为古人的文章里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同样的一句话,因为断句不同,理解的含义就不同。

两千多年来,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断句通常是:“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依此断句,通常会理解为这样的含义:一个人擅长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样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这样的理解说不对呢?不可说,不可说。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对与错,只是相对于当时当下的状态而言。而当往事如烟,过了当时当下的状态,那么过去所经历的一切,得失成败也好,幸福苦痛也罢,便都只是一种自然的经历,再也没有对、错可言。

因此,唯一可以说的是:时隔两千五百多年,我们再已无法从孔圣人那里,求得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了。更何况,只怕孔圣人自己也没有标准答案。

既然答案不可能唯一,那么,不妨换一种断句方式:“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仁”字单独放在最后,这样断句,理解当然会有所不同。

若按以经解经、以《论语》解《论语》的方式,“巧言,令色,鲜矣”,其实就是孔子说的“色难”。

 

 家,是最好的道场

“色难”是《论语》“为政篇”里的一段:“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色难”的“色”,是指和悦的容色。孔子说,真正的孝,并不单纯是给父母吃好穿好,打理好生活的一切;真正的孝,是能够对父母始终保持一种和悦的容色——而这一点,是最难的。曾子曰:“天下鲜矣”,世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色”为什么“难”呢?因为:言为心语,相由心生。真正的色,不在面,而在心;真正的孝,不在表面的形态,而在内心的态度。

一个人所有外在的形态,都必然源自自己的内心。心里没有平和,怎能表现出淡然?心里没有喜乐,怎能表现出愉悦?心里没有孝,怎能表现出和颜悦色?

《礼记》曰:“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子女和颜悦色的神态,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内心对父母深深的爱,自然散发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含着泪,脸上却挂着笑,那只是暂时的伪装。伪装,只能伪装一时,而不能伪装一世;伪装,纵然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跟一个人短暂的相处,表现一次和悦的容色,自然很容易;而跟一个人长期相处,尤其是自己最亲近的家人,却能始终保持和颜悦色,那几乎是天底下最难的事——这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鲜矣”。

 

 家,是最好的道场

古代有一些词语,原本是美好的褒义词,但是随着时代和语境的变迁,逐渐被后人用作贬义词。

比如“道貌岸然”,原本是形容一位胸中有丘壑、思绪接千载的饱学之士,后来却成了“伪君子”的代名词。

比如“衣冠禽兽”,最初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原本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词。明朝的官员,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当时人若有幸被称作“衣冠禽兽”,足可以光宗耀祖了;而现代人若被称作“衣冠禽兽”,只能令祖上蒙羞了。

另如:勾心斗角,眉来眼去,呆若木鸡,愚不可及等等,原本都是美好的褒义词,后来却都被用作贬义。

“巧言、令色”也是如此,原本也是很美好的一个词。

 

 家,是最好的道场

“巧言”,“巧”是“恰好、美好”的意思。所谓“巧言”,并不一定是花言巧语,而是一个人所说的话,恰好能够触动人心,能够把话说到人心里去。真正的“巧言”,声声扣人心弦,句句打动人心,孔子说,一个会说巧言的人,“鲜矣”。

“令色”,“令”是“美好、和善”的意思。“令色”,是一个人平和的心态,和悦的神色。相由心生,“有和气者,必有愉色”,一个人有怎样的心态,就会有怎样的形态。王阳明说,心态如树根,形态如枝叶,根深则叶茂,有安宁之心为根本,才能时时保有愉悦的神色。

经书上说:菩萨所在之处,常令众生生欢喜心。一个人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别人的心坎里,打动人心;一个人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保持一种岁月静好的心态,现世安稳的神态,不惊不扰,不怨不怒——这样的人,是不是太“鲜”了?

不要说对任何人说“巧言”,行“令色”——“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那是对圣贤人而言——只说对自己的家人好了。对个人心灵的提升而言,家,是最好的道场。一个人,面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面对自己生命中最亲的人,不需要太多: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

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巧言,令色”,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会心的微笑,足矣。可是——“鲜矣”,能够做到的人,实在不多。

人们往往把赞美、耐心和宽容给了别人,却把指责、烦躁和抱怨,留给了自己最亲的人。

子曰:仁者,爱人。爱人,从爱自己的家人开始。

一个人,能够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爱,宽容,理解,宁静,喜悦,平和等,给自己最亲的人,这样的人,才称得上“仁”者。

家,是最好的道场

 这个冬天不再冷。

 

 

身心合一,唤醒那颗沉睡的心灵。
扫描二维码查看微店详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