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原文地址:小物件排列之国际象棋排列实践心得作者: 薛严
道石教育第六届系统排列师初级班
导师:周鼎文 王建峰
辅导员:张丽芳
为什么要写抬头呢,因为自己的小物件排列是跟随道石教育平台学习来的,有的时候知识总要标记一个出处,然后再经由自己的实践和发展,总结成具有自己特点的理论,这是一个做学问的基本态度。
在第六届系统排列师初级班第二讲的课堂中,王建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个人多年所专长的小物件排列之国际象棋的排列教学及演练。让我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32枚棋子便可洞见人的潜意识世界。
先说说什么是系统排列。
首先,系统就是由相互关联的个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系统里,小至我们的身体系统、家庭系统,大至国家系统、地球生态系统甚至宇宙系统。简单来说,系统就是多个个体的总和,但是这个新的整体却比个体的总和还要多,也就是“1+1>2”,而多出来的部分就是这个新整体的“生命力”,领这个新整体成为一个有机体,并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产生了“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里,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有良好的关系,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人与人的关系除了表面互动外,还受更深层的心理动力的影响,但我们很容易只看到表面行为,现在问题的表象里,如同只看到冰山一角,而没有看到深层关系的实相,所以很容易爱错方式,造成关系失和破裂。而系统排列的研究对象正式人类深层关系。
系统排列开展工作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以团体形式为例,我们可以借由学员,作为案主家庭成员代表,支持案主进行表达沟通,进一步,在一定范围内,我们还可以借由学员,即人构成接收场域信息,或称为接受案主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信息接收器,进行反馈、跟随流动,实现案主自我的身心疗愈。在个体辅导中呢,也就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对一辅导、一对二辅导的过程中,我们便可借用身边的小物件,如纸条、桌椅板凳等等进行场域搭建,引导案主设定代表,感知信息,其中较为规范和通用的我们还有小人偶排列等等,其中国际象棋排列就属于个体辅导过程中常用的小物件排列工具。
那具体如何操作呢?大概的流程与用人做代表进行排列类似,遵循基本的起承转合四大过程,同时,需要比用人排列时更为注意的是,在小物件排列过程中,由于我们无法直接从代表处获得直观信息,因此,对于排列师的感知及引导能力、案主的投入与解读分析能力会有格外要求,但是案主的能力全在排列师的引导。只需要一小片空白的区域,32枚棋子便可构建一个充满信息能量的家族和组织世界,排列师与案主合作得当,完全可以获得与真人排列同样的效果,进行议题转化与和解。具体操作与解读部分,为版权保护起见,具体还请关注老师的线下培训课程,进行深度学习。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其实不必32枚棋子全部动用,有时仅仅只需一枚棋子或两枚棋子便可完成深度的个案疗愈,考验的便是排列师的觉察能力与引导解读功底。建锋老师赠言:排列师是排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再好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无数次的场域感知与解读。同时,非常重要的还有良好的客体关系,一场良好的完整的排列,一定不是排列师自己的功劳,而是案主和排列师的通力合作。
课程结束归来,国际象棋小物件排列进行10次有余,涉及议题包括与金钱的关系、情绪问题、家庭互动模式等领域,用系统排列打开真相的大门,愿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不在迷茫。
前一篇:[转载]建峰老师网课心得体会
后一篇:[转载]网络课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