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蛋黄派交易
蛋黄派交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07
  • 关注人气: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易二十年亏损的探索之路

(2023-06-13 15:58:38)
分类: 交易感悟

作者:fo*****(蛋黄派操盘手)

微信公众平台:趋势投资人;

微博:期货_操作手;

可以加我的微信或QQ,账号都是:462865719

------------

      时间过的太快,4个月的蛋黄派学习过去了,感觉自己很多东西还没有来得及看和深读。非常感谢,也非常遗憾自己没有早一点遇到,下面就分五个部分说一下自己的交易和感悟吧。

一、交易经历

        我很早就进入了股票市场,2000年毕业刚上班,被各种媒体的牛市的渲染气氛带动,就迷迷糊糊开户进入股市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交易,开户后就跑到证券交易大厅,因为是牛市啊,人山人海的都伸长脖子看大屏幕上花花绿绿的数字,还有很多的人围在少的可怜电脑前翻看行情,那种感觉就是天上要掉馅饼,大家都翘首等待的样子。当时买股票还是手写单子,要拿身份证才可以买,买的第一只股票是山推股份,6块买的,当时理由是放量太大,人都去抢,肯定赚钱,没有多久就涨到10块多,赚了一些菜钱。

图:山推股份

交易二十年亏损的探索之路

后来大家都知道牛熊转换一波又一波的,就亏得不要不要的,08年后工作一忙,再也没有进股票市场。2012年短暂玩过外汇,都是一手党操作,也是很稳定地亏损。直到2014年中旬再次牛市起来,我这人可能运气实在是不好,结果又在牛市尾进入正好赶上了股市暴跌、、、、、总之,在印象中股市没有带来欣喜更多的是痛苦,长点肉再割肉,然后一点点地割,直到现在加大杠杆融资更是惨不忍睹!?

图:上证指数,牛市末尾入市

交易二十年亏损的探索之路

 

二、我在交易中的探索过程

         我比较喜欢看书的,亏损后就找原因,乱七八糟的先后看过《短线是银》、《中线是金》、《涨停板操作法》、《外汇圣**》、《通向财富自由之路》、《以交易为生》、《做自律的交易者》、、、,直到后来2015年股灾被打蒙圈后,接触了缠论,感觉这次终于是找到了拐杖和圣杯了,以前的书白读了。于是痴迷于缠论,关于缠论的所有人博客、书籍几乎都看过,只要有空就研究走势,甚至公司开会都在本子上画走势分析,分析这笔、段等等,光笔记本就写满了7、8本。因为缠师那煽动性的语言,我从最初接触学习开始,就感觉是美好梦想的开始就在眼前了,书上讲的多好啊,走势不就是按缠论的理论框架走的吗?哪一段不是由123买卖点构成的呢?我很快就要“开悟”了呀,股市就是咱的提款机,谁再敢笑话我是亏货?不拿钱抽死你们?于是,东挪西凑拿资金来市场干,缠论不是讲,来市场不是“干”就是“看”吗?越干,资金越少,怎么回事?

         17年又开始加缠论群学习验证,原来缠论分好的门派,原来待的门派是水货呀,从缠论这帮派学到那个帮派,每一派都不一样,都说自己师出正门互相攻击,可是自己按方法操作一顿下来,资金曲线就像心电图,一年复一年。


四、我的交易感悟

         看到蛋黄派不少同学写的毕业总结,写得比较好,我也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交易系统类似工业中的设备保护系统或生产系统,即只要是合格的原料输进来(可认为是精神正常不抽风的人),按这系统来进行操作,就可以输出合格的产品(稳定盈利),这系统的详细步骤均在《系统操作路线图》中严格规定。可以应对在生产中发生的任何意外情况,保证生产装置的安全和最大程度减少原料的损失(止损或保本止损)。在工业产品生产中最难的不是产品流程和工艺,而是看谁能解决生产中的突发状况,并能顺利地处置,化工类装置单是《突发事故处置预案》就上百个。从这里看投资和工业生产相似度很大啊。

浅谈一下我的交易感悟:

1、系统理念:顺势、轻仓、聚焦、低频。

2、系统预期:一年收益≥50%,资金回撤≤9%.上述任何指标达不到当年任务失败。

3、品种组合:期货和股票关注各5只,共10只,操作各选3只,避免妖品种和垃圾股。股票只从沪深300中选取,其他一概不选,期货化工品种+农产品+黑色系,分别是PTA、豆粕、热卷、焦炭、螺纹,股票类是证券+酒类+医药。目前对期货还不是很熟悉,资金配置是股票占比80%,期货20%。

4、仓位管理:以损定仓,严格控制每笔单子止损2%以内,当止损超过6%时要停止操作2周,等有效性很高很高的信号,入场交易;单一品种,仓位上限30%以内。有效性非常高,则可以结合大小周期,根据以损定仓原则,可增加仓位到60%以内。当开新仓时,在有盈利设置保本的基础上,出现有效性高的品种才能开仓。总体仓位控制在百分之70以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