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枫亭蔡襄陵园一游

(2014-05-22 18:41:50)
标签:

文化

阴沉沉的天,微风吹着有点小凉,天空偶尔掉下来的几滴小雨将氛围渲染的有些许凄清,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参观陵园不过了,想象着在没有烈日照拂的时候,那古人的英魂是否会出来游荡,看看这些对他念念不忘的后人,到底几分真心几分假意。

“蔡襄陵园”牌坊上四个鎏金大字告诉我目的地到了,从车上探出头来,原本以为应该坐落在某座山上的陵园赫然就在马路边上,略显失望,回头想想千百年前此处定然也是某座钟灵毓秀的小山,瞬间也就释怀了,如今这样的开发程度,若不是一身廉洁名留青史恐怕连这闹市中的一隅也是保不住的吧,想想又觉得可悲,为了传说中的发展,多少饱含古味,蕴藏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建筑、习俗都已渐渐消逝。一直倾心老家的那种瓦房,下雨天在屋檐下伸手接雨水的乐趣恐怕只能到我们这一辈了吧,后辈的孩子再也住不进那种石头砌的地基、粘土垒的房子里了,不免又是悲伤一回。晃晃脑袋,把不觉飘走的思绪拉回来,拍照时间到了,跟着大部队走,这已经是既定程序了,免不了又是一字排开,各自站好位置,换上最严肃的表情等待快门按下的声音,因为是来进行廉政教育的,该有的严肃那是一分都不能少的。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也是那般来学习的正经表情,至少躲藏在相机后面别人是看不见的,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中有了些些胡思乱想的沉重,也没放过将要探访古人的那份雀跃。

从大门进去,映入眼帘的是蔡襄千年功绩影雕,铁画银钩间浓缩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讲解员用熟练的莆田方言,述说着一段段被时间封存却为人们所牢记的过往,每每这个时候就觉得汗颜,不是被蔡襄的丰功伟业所折服,而是被自己莆田话的理解能力所打败,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莆田人,平常讲话交流那叫一个流利,可是一遇到别人将书面语用方言念出来的时候就有点跟不上节奏,总是要先在脑海里翻译成普通话再进行理解,等我弄懂这句讲什么的时候,人家早已经去了下一个故事,没办法,只能眯着眼睛自己看文字,奈何文字太多,于是就继续当我的“标题党”粗略的一扫而过,设计这片影雕的人大概是有先见之明的吧,知道来参观的人总有我这样的“文盲”,很是贴心的给每一个故事安上了一个一目了然的小标题,这样草草看过,终于赶上了大部队的脚步,一同踏进了正对面的“端明楼”。

“端明楼”一楼正中是蔡襄的铜像,身着官袍,左手拿着《荔枝谱》,放在腰间,右手微微前伸,站在桌案后面,似乎前一刻他还在认真看书,因为来了友人忙忙起身迎接,嘴角微张,似在打招呼。左右各裱着一副字,盖满了红红的印章,知识浅薄的我也看不出是何人所书,于是对着难得认得的匾额“以民为本”拍了张照片就匆匆跟上二楼。

楼梯拐角的墙壁上挂着三幅装饰画,全文字做底纹,镶嵌着商朝的青铜器件,裱上框,简洁,又文雅,是我喜欢的调调。二楼不外乎还是悬挂着一些关于蔡襄生平的壁画,还有一些拓印下来的字帖:《万安桥记》、《荔枝谱》、《四贤一不孝》等等,没来得及细看,就算看了也该有大半部分是看不懂的,那些个繁体字是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还有就是些莆仙名人的事迹,都是些廉政爱民的好官,因为是廉政教育基地,自然而然的就全部收录进来。最喜欢的还是里边的两面屏风,古时候人家常见的款式,木质,糊着纸,上书文字,内容依然不知,果然我只是个走马观花的看客,内里的精华是一点点都没有学到。二楼只有一间房间,屏风隔出来一个小小的空间,装点着太师椅,应该是个会客室,背面部分设计成回廊的样式,两侧挂上壁画,这样子参观者不至于一览无余,将全部内容看完也要小半会的时间,回廊的设计将空间最大化,也算是匠心独运了。

绕了一圈,那块“忘归石”倒是多看了几眼,是仿的鼓山灵源洞的摩崖石刻。据说,蔡襄任福州知府时爱游鼓山,经常流连忘返。有一次,游玩得兴趣勃勃,竟忘了时间,暮色苍茫还没有下山的意思。经提醒,才想起来该回去了。于是,写了笔力遒劲“忘归石”三个颜体楷书大字,字径约70厘米,刻在灵源洞蹴鳌桥东端岩壁上。前几年去过一次鼓山,自恋不已的与所有路上遇到的摩崖石刻都和了影,不知道是否有幸将他的真迹刻录在相片中带回,该找个时间去翻翻那时拍的照片,看看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惊喜。

出了展厅再往前就是“蔡襄公玉像”,说是汉白玉所雕,官帽和腰带上镶着碧玉,很是金贵的用玻璃罩保护起来,我想这样被“囚禁”在小小的玻璃牢笼里供人瞻仰,蔡襄公他老人家也是很无奈的吧。

继续往前一个“廉风传承”的展板,果然是廉政教育基地,处处透露着“廉”文化,我一平头老百姓对此无感,径直往前。灌木旁掩映着块石碑,上书“凡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看到传说中的“下马碑”陵墓也就不远了。果然转个弯儿,陵墓的仪门就赫然眼前。

仪门横匾前书“庆历名臣”,后书“刚正廉明” 刻有对联:“忠国兴邦三谏有诗誉扬端明殿,惠民利涉万安无险功业洛阳桥”,“公慑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气,诚承祖德万家荔谱永留芳”。穿过仪门,陵园全貌就映入眼帘。依然是中国人最钟爱的对称布局,陵墓古老庄严,围墙绿树参天,碧草成茵,长青的松柏散发出阵阵清香,树上结的多边形的果子惹人怜爱。仪门前是分列两边的石翁仲,依次是羊、马、虎、武官、文官。不得不说的是那石虎,长的那叫一个萌,圆鼓鼓的脑袋,半圆的耳朵,耷拉着的眼睛,细长的微笑的嘴简直要把人萌化了,冲过去咔嚓又是一张。石马也是不错的,栩栩如生,很想骑上马去感受下却也不敢造次,在先人的陵园里参观还是要规矩点。再往外是两座亭子,立着碑,上面刻着重新修葺陵墓的相关事宜。两个亭子各与一条书法碑廊相连,碑上镌刻蔡襄为主的宋四大书法家楷、行、草、隶12600字。用手顺着笔画勾勒,一撇一捺中尽显书写者的苍劲有力。顺着碑林往里走,尽头就是陵墓所在,作古的人就这样安详的躺在里面,应该也只剩下一副白骨了吧,也许连白骨也没有了,如落叶归根般同大地融为一体。望着庄严的陵墓,瞬间不知道应该跟他说些什么,默默在心里说道:多少个春夏秋冬、日夜星辰过去了,许许多多的人在历史洪流中消逝了,蔡襄的名字迄今还被人们所铭记,你一生的所作所为也该无憾。还有就是泉州的洛阳桥我也是去过的,一块块石条铺就的桥面依旧颠簸,但每日还是人来人往,去的那天亦是这样阴雨的天气,靠在桥栏杆上与你的石像对望,你是否看见一群身着旗袍的姑娘在洛阳桥上洒下的一片欢乐,是否认得出今天站在这里的我是那天中的哪一个。陵墓两侧是两根对称的“石望柱”上刻对联:“五谏经邦,昔日芳型垂史册;王安济众,今朝古道肃观瞻”,正前方一个大鼎,烧香所用,已经长起杂草,几只香脚在其中若隐若现,这些是清明时蔡氏宗亲来祭拜先人所留下的吧,管理员也不将杂草除除,看着总觉得的凄凉,就算闻名如他,一年里也只能在清明这一天方能见一见他的万世子孙。

忽然听到他们在谈论此处的风水,赶紧凑过脑袋细听,原来这就是风水学中所说的“有凤来仪”:正对面的三座大山,中间的是凤身,两旁的是双翅,远望如有一只凤鸟展翅飞来,于是半懂不懂的附和着:果然是风水宝地。其实我是不懂的,因为是个知识浅薄的人,这样游览一圈,处处都在彰显着自己的没文化,自我安慰下,想当年高考时咱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曾经也是文化人一枚,只是一不小心就都荒废了。古人真真是厉害的,凡是有名的差不多各个都是全能型的人才,就如蔡襄文学家、书法家、科学家、政治家等等总之一句话,那就是个大家。

逛了许久,该是回去的时候了,组织者开始清点人数,准备返程。跟落在后面的同事打趣道,要不就把他丢在这里看好了,他笑笑说,我们先走,他一会儿骑上陵园里头的马儿来追我们,那可是日行千里的良驹,或许还要比我们的四轮铁皮还要快些回去。

提步离开,回头望了望空无一人的陵园,依然是那样的凄清、肃穆,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似的,没有沾染一点点尘世的喧嚣,将这一刻定格在相片中,匆匆离开。





http://s11/mw690/001Ra7gegy6J52JhnKi5a&690

http://s3/mw690/001Ra7gegy6J52JyCUq82&690

http://s9/mw690/001Ra7gegy6J52JRAV208&690



http://s13/mw690/001Ra7gegy6J52Kr9lWfc&690

http://s1/mw690/001Ra7gegy6J52KHx16d0&690

http://s2/mw690/001Ra7gegy6J52L3ilXf1&690

http://s16/mw690/001Ra7gegy6J52Lf2Hl7f&690

http://s4/mw690/001Ra7gegy6J52LrOOn93&690

http://s10/mw690/001Ra7gegy6J52LFv8Bb9&690

http://s11/mw690/001Ra7gegy6J52LXdXQ4a&690

http://s12/mw690/001Ra7gegy6J538REkbbb&690



http://s2/mw690/001Ra7gegy6J52Mb4aZe1&690

http://s3/mw690/001Ra7gegy6J52Mqkf0a2&690

http://s4/mw690/001Ra7gegy6J52MH4Of63&690

http://s13/mw690/001Ra7gegy6J52MV2sk9c&690

http://s2/mw690/001Ra7gegy6J52N9FBff1&690

http://s4/mw690/001Ra7gegy6J52NtqEze3&690

http://s1/mw690/001Ra7gegy6J52NKMjm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吸血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