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国际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94
  • 关注人气:35,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2015-04-05 13:05:18)
标签:

杂谈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地震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12年生,江西莲花人,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从事结构力学、结构抗震理论、工程抗震设计等研究,1952年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工程研究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任所长30年、名誉所长8年。他是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在地震力理论、地震烈度、震害经验、抗震设计规范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59年)和唐山地震历史性文献《唐山大地震震害》。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地球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安丘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我国近代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观测事业屈指可数的先驱者之一。四十年代曾在湘、川、黔等地探测金属矿,发现了新矿体,为确定钢铁基地做出重要贡献。他负责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地震测量仪器。1960年起参加探空仪器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探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参与北京遥测传输地震台网的改进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地震观测事业的发展。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及教育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吉林长春人。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理学博士学位,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为新中国培育了几代地质学家。对中国构造地质学、矿产资源开发和地震地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上嵩山,创建解析构造学。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主编《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被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列为经典出版物,被美国国家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体现了中国地学界对国际岩石圈计划的贡献。

 

                                    [围脖]

@中国国际救援队 @救援君 微博和搜救中心微信平台出品。欢迎关注微信️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