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设防是否偏低

(2015-04-04 09:26:48)
标签:

杂谈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原题: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到Ⅺ度,之前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这是否说明其抗震设防严重偏低?(一)】

本文摘自微信:科普之家

 

看这篇文章前先给大家介绍几个专业名词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 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抗震设防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抗震措施是指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原文

        抗震设防确实偏低。但这并非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根本原因。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后调查显示,只要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建设的房屋,虽在地震中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罕见有完全倒塌的。中国工程院周锡元院士曾经指出,95%的地震人员伤亡源于建筑物倒塌。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巨大的根本原因是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预制板建筑未按设防要求设计和施工,主要体现在墙体缺构造柱,预制板与圈梁之间缺乏连接,地震导致墙倒和预制板屋顶塌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唐山大地震悲剧的重演,被称为“棺材板”的预制板再次酿成巨大灾难。此外,汶川地震时山体崩塌、滑坡掩埋村镇也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仅北川县城而言,就有三分之一的伤亡源于山体滑坡和崩塌。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明文禁止使用预制板建房。四川西部地区城镇房屋建设在这之后已开始采用整体框架结构。这些房屋虽按基本烈度Ⅶ度设防,在汶川地震中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即便在Ⅺ度的极震区,这些房屋整体倒塌的极少,得以使大量居民免于伤亡,否则,汶川地震的伤亡人数将更不堪设想。

        抗震设防,是指为达到抗御地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的抗震措施。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都必须认真进行。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中国国际救援队 @救援君 整理出品,欢迎扫二维码关注搜救中心微信平台)

汶川地震震中区烈度达Ⅺ度 <wbr>其抗震设防烈度仅为Ⅶ度 <wbr>设防是否偏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