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现场救援 |
3月17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继续组织搜救行动。
16日全天时间,救援队在第一责任区,在日方提供的一台挖掘机的配合下,对昨天研究确定的重点废墟进行挖掘搜寻,救援队采取机械挖掘和人工搜索与光学生命探测仪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第一作业点搜索排查工作,共搬移房屋损毁堆积物600余立方米,挖出损毁汽车2台,同时进行了重点废墟周边现场详细勘察工作。
16日晚19时,救援队召开了会议,传达了中国地震局党组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慰问信,并要求传达至全体队员。会议要求全体队员加强自身防护,克服低温雨雪、道路湿滑给救援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坚决完成救援任务。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为了解决队员吃上热饭问题,救援队积极协调日方提供燃油,开始用自带野用炊具做饭,全体队员在晚上吃上了到达日本后的第一顿热粥。
16日21时,尹光辉领队带相关人员到大船渡市消防署参加任务协调会。英国队、美国队没有参加今天晚上的会议。
根据大船渡市政府通报,截至17日,在大船渡市注册的近百余名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无人员伤亡。大船渡市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共死亡216人,失踪191人。
根据天气预报,17日,大船渡市天气晴,气温最低为零下5度。
救援队现场工作分工大概情况是:
一、组织协调;二、搜索救援;三、宣传报道;四、后勤保障。
下面是图示:
一、组织协调指挥层面:协调国内、驻日使领馆、联合国、其他救援队、当地政府和民众等,分配任务,工作非常繁重,心理压力巨大。
二、搜索救援,搜索方面分为人工搜索、仪器搜索。没有犬,就没有犬搜索。三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情况具体应用不同方式。
我们分两组,第一组为侦察组,采取现场勘察和询问当地居民等方式,迅速预先定位重点房舍;第二组为搜索组,采取人工排查和生命探测仪等技术手段相结合方式,实施精确搜索。
采取前队询问侦察与后队重点排查相结合、人工排查与技术手段结合的科学方法,实施精确、快速、地毯式排查搜索,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人工搜索图示:喊、听、敲、看、挖等方式相结合。
仪器搜索有声波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等,图示如下:
剪切、破拆、扩张、支撑等。。。队员们必须对仪器非常熟悉,知道什么情况用什么装备,才能效率最高
搜索完了,按联合国搜救标准要求,做个标记,告诉其他救援队基本信息:下图意思是cisar搜过了,横线就是没发现任何人或遗体。
下图就是:美国救援队搜过了,11年3月16日搜的,没有发现人和遗体。
处理尸体:专门的尸体袋,登记,默哀。。。
三、宣传报道。国际救援,做得要好,说得也要好——毕竟这是鼓舞和团结人心、给人以温暖和力量的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如果被困,只要坚持,就一定有人来救你。我们不会放弃同类。
很多记者非常敬业,千方百计找到了我们的营地,并随队采访。更多记者没法赶到现场,但非常关注和转发救援队的博客和微博,大家都辛苦了——致以崇高敬意!
后方的宣传报道:前方通过海事卫星及时通报后方管理员,后方及时网络发布:
我们后方“疯狂”的微博管理员从12日起,5天内只睡了13个小时,常常一天只吃一碗泡面。开会、开车、吃饭、上厕所的时候常常在关注和更新微博。救援队出发5天内,共发布300余条微博,每条都被广泛关注,最多的被累计转发9200余次。微博直播被《新闻联播》、《新闻30分》、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最后的,后勤保障,包括吃、住、行、仪器使用保养、通讯等方面,任务非常繁重,而且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会在现场紧急行动中出现纰漏。打仗是打后勤,救援同样靠打后勤。没有强力后勤支撑,就没有有效的国际救援。昨天的博文已说,不在图示了。
今天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因准备仓促,如有纰漏,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