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国际救援队卡拉奇市灾民洪水外伤感染军事 |
分类: 现场救援 |
2010年8月28日巴基斯坦当地时间下午17时(北京时间20时),我救援队流动医院准时开始接诊病人。截至当地时间21时(北京时间24时),前来求诊的病人全部处置完毕,共120人,其中外科46人,皮肤儿科共38人,内科36人。特达市(Thatta)灾区疾病主要有3大类,其中皮肤病1/3,外科损伤感染1/3,儿科内科1/3。
28日当地时间下午16时30分至18时40分(北京时间19时30分至21时4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黄建发领队、王洪国副领队等一行8人,在我驻卡拉奇市总领事馆首席官员潘庆江的陪同下,乘坐巴海军提供的水陆两栖船对特达市周边受灾较重的区域进行了考察。从目前的情况看,特达市的一些临近村庄完全被洪水淹没,洪水最深处可达10米,一些灾民大部分在地势较高的堤坝等区域形成了自发的临时安置区,另外一些灾民则聚集到距特达市较近的一些区域或迁移到卡拉奇市。灾区社会经济条件极其落后,缺乏基本的自救能力,目前大部分灾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帐篷、食物及饮用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洪水的退去,腹泻等疾病将有可能迅速蔓延。救援队的医疗人员还对灾民进行了医疗救治,主要是对外伤感染病人进行了伤口处理,并向一些有感冒发烧症状的病人发放了药品。
28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向联合国现场协调中心(OSOCC)通报了在巴的工作情况,并将进一步将特达市地区的灾情评估情况及时上报给联合国现场协调中心。如果有可能,救援队将配合现场协调中心和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的工作,进一步对特达市地区的灾情进行评估。
特达市地区这两天非常炎热,最高温度近40度。救援队员们冒着酷热,坚持工作,在巴基斯坦赢得了尊敬。
巴基斯坦外交部驻卡拉奇市办事处副主任沙伊克·布托致电我救援队,表达了对我们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的感谢,并表示将全力支持救援队在特达市地区的工作,黄建发领队对他们的支持表示感谢。
28日当地时间晚上21时15分(北京时间24时15分)救援队召开第四次临时党支部会议,对这几天的救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工作做出了安排,包括后勤保障、通讯保障、作息时间、安全防卫、行动基地管理和卫生防疫等问题,特别强调了安全和保障问题。会议决定于29日当地时间早7时(北京时间10时)举行我救援队抵达巴基斯坦以来的第一次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