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建设缺一不可

(2010-04-18 13:55:42)
标签:

防震减灾

体系

建设

杂谈

分类: 重要常识

     有不少人对地震局工作产生质疑,但是我相信只有时间才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其实我很理解那些质疑的声音,因为,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太大的伤痛。但是,朋友们是否想过,就是对于地震局这么一群因为想给人类减轻伤痛而付出一生心血不断探索的工作者们,大家是否应该在他们处处碰壁的艰难探索过程中支持一下,哪怕只是口头的支持!对于震后不顾危险第一时间赶到灾区寻找资料的一群人,为何很多朋友会不加了解的就去辱骂一番!然而,我要问问那些辱骂者,你知道这些工作者中有多少清华、北大和留学回国的高材生吗?他们放弃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来研究地震,难道就是为了要被你们所辱骂的吗?在您出口骂人之前,先看看您自己的水平吧!

    大家都知道,癌症在目前也还是治愈不了的绝症,每天都会有人因癌症而故去,那么,根据一些人的理解,是否我们就不再需要医生、不用再去研究癌症了呢!答案不说自明。同样,地震预报与癌症治疗都是世界性科学难题,也都更应该去努力的研究和探索!而在难题攻克之前,我们和积极地预防癌症一样,去把抗震设防工作做好,才是目前减少因地震造成死亡人数的最有效手段!如果房子建结实了,也就不会再有人因地震而失去生命!反之,就算地震如果有一天真的预报出来了,人可以跑,那房子可以跑吗!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把房子建结实就是目前最有效的防震手段!但是,在抗震设防和震后救援的工作基础上,如果我们不去坚持地震预报的研究探索,那么,我们就连一点成功的希望都不会再有。现在的地震预报正如50年前的气象预报,如当时没有那些气象专家的不懈努力和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持,50年后的今天,明天是什么天气,谁也还不会知道!所以,为了明天,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能够将地震伤害减到最小,我们一要多方努力,二要坚持不懈。

     温总理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三加一”体系建设,即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技支撑。其实,被大家误解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还不了解地震局的全面工作,觉得地震局就应该像气象局,只搞预报,而对其他两项同样重要的工作都不太了解。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地震局的工作吧。

     首先 ,是一直以来未曾间断的震害防御工作。经历过唐山地震的人知道,没有设防的唐山,7.6级地震造成了全城建筑的倒塌,死亡人数24万余人震惊世界。然而,汶川, 8级地震后,还依然有一半以上的建筑物没有倒,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不懈的抗震设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虽然距我们自己定制的2020年工作目标也还有一定差距,但不得不承认,抗震设防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功效。那么抗震设防工作到底是做什么呢?就是给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提供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国家对此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每一次灾难都会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充。在汶川地震和此次玉树地震中,凡是严格按照我们提出的标准做了抗震设防的建筑都没有倒,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汶川地震中最牛的学校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重视,因为我们的要求,整个学校没有失去一个孩子。新疆边境,同一个地震,只由于我国做了地震安全农居工程,比邻国的伤亡数字减轻了很多。还是汶川地震,甘肃某村,由于安全农居工程,未死一人,当上级领导到村里视察时,村民们自发的放起了鞭炮,而未作设防的邻村,有近百分之八十的房屋倒塌,死伤惨重。试想,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抗震设防、城市小区化等重要工作,那么此次玉树地震的伤亡数字会是多少!还有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我相信也一定会是个更加震惊世界的数字!震害防御体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宣传,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如科普进校园和定期的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也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其次,是这几天被大家所关心和支持的我们国家救援队,我们是隶属于应急救援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组成,在去年我们还成为了世界上第十二支,亚洲第二支国际重型救援队,成为世界救援组织中的先进行列!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还建立了省、市、区多种救援力量,而且从国家救援队到省级救援队再到社区志愿者队伍,都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体制。除此之外,应急救援体系还包括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等等其他重要工作。

     最后,监测预报研究。之前说过,作为目前还属于科研探索阶段的世界性自然科学难题,只有坚持不懈的研究,才能走出这无法预报的阴霾。地震预报与气象预报相比,气象预报有上百颗卫星、上千个地面监测站和无数个热气球的数据支持。而对于全世界的地震科技工作者来说,要面对的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地震是地壳运动造成的,而入地无门的我们要想搞清楚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公里深的地壳运动真的是比登天还难!举个例子,目前人类钻的最深的一口井还不到20公里深,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鸡蛋,我们连他的外壳都还没有打透,可想而知地震预报工作摆在人类面前的困难了。然而,虽然困难,但是在几代人不断地努力下,我们摸索出了地磁观测、地电观测、地壳形变观测、地下流体观测等多项科研思路,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小成果,但还无法达到预报的水平。真的希望这些思路能够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

    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三加一”的工作体系科学合理。在此,再次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增加我们对地震预报这项自然科学难题早一天被突破的信心。还有,也希望大家能够多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我们不愿有灾难,但是当他到来的时候,我们更不愿看到的是伤痛!

     

备注:

    与中国地震局有关的有两支现场工作队伍:一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由某部工兵团、武警总医院和中国地震局共同组成,地震局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指导、科技研发、信息保障、通讯保障、后勤保障及日常训练;另一支是现场应急工作队,都是地震局的人,主要负责地震监测及余震趋势分析判断、灾害损失评估调查、科学考察、震后建筑物安全性鉴定、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