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下《摆一摆,想一想》(二稿) 刘海霞
(2011-04-11 10:48: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年级数学 |
摆一摆
想一想
(
二稿
)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并结合前面所学数的组成,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数位和数值的概念.
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寻求事物规律的方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排列组合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能力.
3.让学生在愉悦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内容:
教具和学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出示主题图,大家看是谁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小精灵)是的,今天小精灵来呢,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吗?(敢)好看来大家都是勇敢的孩子,那么今天我们有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出示问题——你们能用两个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吗?并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边到左边,每一位分别表示什么?(指名说)
出示“数位顺序表”.
师:现在老师在十位和个位上拨珠子,你们来说数.
师:,相同的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1.师生合作,初步感知规律
师:如果用1颗珠子,你能在“十位”,“个位”上摆出哪些不同的一位数和两位数呢?大家仔细想想看!
师:你来说,我来摆.
生:在十位上摆1颗珠子,这个数是10.在个位上摆1颗珠子,这个数是1.
板书:(10,1)
师: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先在个位上摆1颗,这个数是1.再在十位上摆1颗,这个数是10.板书:(1,10)
师:小朋友,如果给你2颗珠子呢?又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看谁反应最快!
生:我在十位上摆2颗珠子,这个数是20.十位上移一颗到个位上,这个数是11.十位上再移一颗到个位上,这个数是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11,2).
师: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我先在十位和个位上都摆1颗珠子,这个数是11.在十位上摆2颗珠子,这个数是20.再在个位上摆2颗珠子,这个数是2.(板书:11,20,12)
生:我先在个位上摆2颗珠子,这个数是2.个位上移1颗到十位上,这个数是11.个位上再移1颗到十位上,这个数是20.(板书:2,11,20)
……
师:当然摆法还有很多,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摆法,他们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种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三种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师:第二种呢?
生:没有顺序.
师: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从小到大的顺序吧,可以吗?
师:2颗珠子从小到大摆了哪些不同的数?一共几个数?(板书:3)
(板书:2)
师:为什么两上珠子放入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上珠子表示2个一,十位上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珠子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师指着板书小结):1颗珠子摆了2个数,2颗珠子摆了3个数.
师:那3颗珠子呢?又能摆出哪些不同的数?想不想自己摆?
生:想!
师:自己动手摆一摆,边摆边想:怎样摆才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摆?谁愿意上来摆一摆?
生:先把三颗珠子都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3.个位上移一颗到十位上这个数是12.个位上再移一颗到十位上,这个数是21.最后个位上的3颗珠子都移到十位上,这个数是30.
(让一学生上台摆,老师记在黑板上)
师:同意他的摆法吗?
2.边摆边想,进一步探索规律.
三. 百数图-------验证规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30 31 32 33 34 35 36
40 41 42 43 44 45
50 51 52 53 54
60 61 62 63
70 71 72
80 81
90
4.师小结百数图规律.
5、小结摆的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或者按照顺序摆。
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记录情况教师提问:(板书)
(1)
(2)
(3)
(4)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个数比圆片数多一个)
师小结:圆片的个数+1=摆出的数的个数
四.游戏-------运用规律
五、总结
六.课外延伸
板书:
珠子的个数 摆出的数 摆出来的个数
1
1、10
2 2、11、20 3
3
3、12、21、30
4
4、13、22、31、40
5
5、14、23、32、41、50
6
6、15、24、33、42、51、60
7
7、16、25、34、43、52、61、70
8
8、17、26、35、44、53、62、71、80
9
9、18、27、36、45、54、63、72、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