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四川遂宁拦江燕子窝、萝卜沟罗氏族谱2
(2011-04-20 11:15:03)
标签:
转载 |
五,族规
宗有法,家有规,昭家则也。盖子姓贤愚不一,世风浇朴不同。今谱成,有当劝戒励良,而警愚顽也。数提之中,难于各支详载世系流传,以便于观览。
谱牒之修,其事为尊祖敬宗之事,其人为急事勤公之人。吾族亢吉公携家入蜀,正亨公回黔请给旧谱,年以遗落。今阅八九世。若不新修,后更难以清理。故从支分本派,谨录世代,以垂不朽。至于主事头人,墓志谱序,亦必全录(世代)。用昭始事,其余族戚赠送稍一二。
谱告成,照房分发,以杜冒混宗派。更不许窃卖地支,以伪乱真,或有瞒众觅利各房,共察不如。谱告成者,皆祖父名讳字号,此诣口不忍,藏可不秘。与每岁清明会唸看一遍,有鼠伤、油漆、减字迹者,重加责罚。
谱生成,凡收谱者,不可遗失。如有遗失,罚令不轻。一班次之,设历代尊卑之序。吾族亢吉公迁蜀,子孙棋罗。由清溯明,其班次远而难稽。兹赖祖宗在天之灵,编成是牒,俾后世子孙。观览而了于指掌,虽历传而秩然不紊焉。
《修性八条》
一勤戒引: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禀五行理,中正人义,浑然金礼。君子戒谨恐惧,修此而吉。小人放僻邪侈,悖此而凶。故王制明七教以兴德,齐八政以防淫。圣人赞修册定,垂训六经,如书有点陟。时有美刺,礼有损益,易有盈亏,春秋有褒贬。要使天下,世有所慕而为善,有所畏而不为恶,则圣人立教之深心也。是谱共著十六条,一以示勤,一以垂戒,俾世子孙。睹此而油然兴,悚然惧。庶几有裨與。谱勤八条。
二孝父母:
五刑之□三千,罪莫于不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明之行也。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亦有贵贱。故凡温清定省,显亲扬名,皆当随分自尽。孔子曰: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诚,五者备而后能事亲。为人子者,善继善述,不必法他人。孟子曰:事亲若会子者也。
三有兄弟: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者,分形同气之人也。幼相亲爱。或长而听妇言,争财以致兄不友于弟,弟恭厥兄者有之,良可惜也。古人□□分痛,大被同眠。至今传为盛事。凡我同族,勿蹈角弓之刺,当咏棠棣之篇。庶几兄弟,既翕和乐,且耽父母,其顺矣乎!
四端闺化:礼始于谨夫妇。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书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孔子云:妇人无专制之义。晏子云:夫妇和、妻柔、姑慈、妇听。夫妇一伦,家之盛衰隆替,关系匪轻。是故内助称贤,鸡鸣必须戒旦。徽音有嗣,毋道于以克端。凡三从四德,不可不知。
五择婚姻:婚姻,万世之始。择必相当门闾,乃可结盟秦晋。故嫁娶勿慕富贵,厌贪贱,正始也。世俗惟贪粧赀,以致所娶,或□鸱不祥,嘻□无度。后来子嗣,必凉德也。苟不若是,追悔何及。凡众族人,尚其慎诸。
六睦宗族:一族之中,亲疏、贫富、强弱、众寡不同。若疏间亲、富欺贫、强凌弱、众暴寡,九族何由而亲?书曰:惇叙九族。富辰曰: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凡我同族,当念祖宗一本,尊卑有分,长幼有序,有无相济,患难相扶,睦族敦伦,亏无人道。
七课诗书:人性皆善,但气拘物蔽,便为习俗所污。非诗书无以变化气质。古圣人童蒙养正,孝弟谨仁,亲爱之余,即继以学文。如赋性聪颖者,务传通经史,为世名儒。即禀恣愚鲁者,亦须讲解《论语》、《孝经》、《小学》,使知为人之道。石碏曰:爱子,教以义方。杜氏曰: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诚见,寒可以衣,饥可以食,读书一日不可失。
八勤耕织:一夫不耕,受之饥。一女不织,受之寒。男勤于耕,女勤于织。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王道所重也。故君子乐行其志,小人乐供其事。书曰:惟土物爱,厥心藏。诗曰: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凡我同嫁为食,亲续为衣,暑两□寒,鸡鸣昧。既守先业。吾传世由周封罗国,历汉唐及宋,无元明之清,代有名贤。有以节义著,有以理学传,簪笏蝉联,累世不替。书曰:率乃祖之攸行。诗曰:君子有谷贻孙子,为之后者,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父诚其子,兄勉其弟,增光俎豆,克绳祖武。
《谱戒八条》
一戒奢侈:财生于俭,耗于奢。先世家训。秀者泽诗书,朴者勤稼穑。否则牵车服贾,以孝养厥父母。迩来蒙故业者,怙侈以鸣得意。耻于力穑经商,是以财竭而俯仰无资。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立之难如登天。覆坠之易如燎茅。务戒奢侈。用康乃家。
二戒嗜酒:书有之洗,典致用酒。诗曰:□酒宴嘉□。酒以将敬,酒亦以合欢,俭人崇好优游,耽嗜曲药,以醉为高致,以勤为流俗。范公曰:戒尔勿贪酒,狂药非佳味。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类。管子曰:酒入则舌出,舌出则言失,言失则身紊,不如弃酒。凡我同族,共遵□训。
三戒争讼:乘人之危不仁,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稍有不平,□致争讼。有丑面目,何以履君子之庭。书曰:无僭乱词。易曰:以讼受服,亦不是敬。故邪雍蔽罪,三人用议。虞芮质成,两国慕化。愿吾同族,勿事刀笔,以滋咎戾。
四戒争斗: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吃,此涉世一极安乐法。忍不过须着力再忍,受不得耐心且受者,个中除了多少烦恼。如逞其强梁,忘事争斗,一朝之忿,亡身及亲,剥床以肤,切近灾也。古人云:舌柔常存,齿刚易蔽。又云:好胜者必遇其敌。愿从《论语》戒之在斗。
五戒紊乱宗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天丧其后,立亲立爱立贤。当以次及。庶承祧祭祀,精气感召。若觊觎家产,越次争立,以弟继兄,以姪继孙,是为违礼减法。至纳婿继宗,随母承嗣,异姓乱宗,不无吕嬴牛马之弊。愿吾宗戒之,毋乱家法。
六戒不急赋税:有田则有粮,食土之毛,赋税宜供也。古云:架上有书须教子,囊中无米则输官。又曰: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吏不到门,夜不息扉。如称贷不能,妄意欠拖,以致受形受累,岂不辱浸家门!凡我同族,勉力输将勿后。
七戒同姓为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故昭公娶吴,见讥可败,騼姬宠晋,贻祸申生,史册所传,昭昭可鉴。吾姓一脉相承,岂能藉口于不同宗。况不同宗业已同姓,不合同姓之婚,乌有同姓之诮。若美已先尽,后将不昌。凡我同族,世以为儆。
八戒陨越祀典:五礼莫重于祭。上以报功德,下以序昭穆。未可亵越以视。故祭不欲疏。苟非葛伯,何为不祀,甘为越椒,岂不驰废。凡我同族,尚念尔祖,冬春祀,夏□秋尝,及时以祭。齐明盛服,致如在之诚,毋滋陨越,以贻祖考羞。
六,罗氏原姓履历缙绅考
按颛顼帝孙重黎,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祀为祝融,生子隆终,娶鬼方国君之女。怀孕十一年,开左胁,生三子,又开右,复生三子。长曰樊、巳姓,封于卫墟,为复伯阳茶伐灭之。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后灭于楚。三曰彭祖,彭姓,封于韩墟,即彭城,为商伯,商末□亡。四曰会人,妘姓,封于郑墟,罗国子孙,以国子孙为氏。五曰安曹,封邪墟。六曰季连,芊姓,后世鬻熊之孙,熊绎封于楚,都于丹阳,在荆州枝江县。
按《幼学地舆志》,江西别号豫章,古柴桑郡地,三面距山,背沿江汉,领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首府南昌,即号豫章,乃《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楚之交,即今之武昌也。
按《府志圣庙祀典》,宗儒从彦公,字仲素,廷年人,系杨龟山先生高弟,龟山从学程子。实绍圣贤之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福建提学副使。熊尚文,奏请庙祀西庑。制曰可。嘉靖三十九年,公始崇祀。又□嘉靖时永丰训导,罗恢公亦上疏奏请国朝。雍正二年,郑元范宁后请祀罗□顺于东庑。
按《东周地舆志》,罗国在襄阳府。南漳县东八十里,有罗国。又荆州府枝江县,亦有罗国城。盖楚文王自枝江从此者。今曰沚江,其为我朝改定者乎。
七,罗氏历代名宦文献考
罗珠
罗君厚
罗悉
罗臣恭
罗奉
罗征
罗达
罗叶
罗昇
罗霄
罗瑭
罗文通
罗铿
罗含
罗企生
罗遵生
事详忠孝传
罗昌
罗智达
罗景卫
罗万成
罗万顺
罗钺
罗元孝
罗仁
罗世昌
罗志尹
罗公远
罗宏信
罗□
罗绍威
罗诚
罗周盛
罗隐
罗培 字廷令,由中书守当,官终宜都令
罗颖 讳学礼,号沂水先生,官拜南唐翰林学士,详《南唐书》
罗廷育
罗彦环
罗藻
罗从彦
罗樵
罗朝俊
罗点
罗敬信
罗鼎
罗鼐
罗□
罗必元
罗宝信
罗国桢 讳用显,号志刚,潜心理学,不干仕进,著有《琳琅古柏实录》,称志刚先生
罗时泰
罗良
罗君春
罗随
罗汝常
罗朝成
罗汝勉
罗汝弼
罗钟
罗彦哲
罗辐
罗彦颖
罗仕应
罗孟魁
罗鹄
罗叔仪
罗贵素
罗亨信
罗居仁
罗锷
罗雅
罗琮
罗篪
罗伦
罗经
罗玘
罗钦顺
罗循
罗孟芳
罗文溥 字以时,号斗□,族贡诏授大理儒学训导,曾修理隆庆
罗大会
罗洪先 号念菴,中嘉靖己丑状元,入理学,从祀孔庙
罗瑶
罗应鹤
罗万化
罗继宗
罗树声
罗象先
罗日哀
罗日襄
罗人望
罗耀武
罗人龙
罗万藻
罗楚珩
罗大任
罗楚琮
罗大俨
罗光众
罗一清
罗克麟
罗绍虞
罗宽
罗肃
罗钟玉
罗志杰
罗炳勋
八,罗氏历代谱系支易见总图考
黄帝
嚣术——猪卢(七世)
鹏(八世)
襄长子宣宜(十一世)——道迈(十二世)
襄次子兴宜(十一世)
清(十六世)——逸(十七世)——豫(十八世)——
至望(十九世)——晋(二十世)——敏(二十一世)——
至明(十九世)
敏——倣(二十二世)——叠(二十三世)——祐(二十四世)
祐——云(二十五世)——沛(二十六世)——维(二十七世)
维——瑺(二十八世)——起(二十九世) ——休(卅世)
林长子炽(卅一世)——鄫(卅二世)(封国曰罗,住居陕西)
林次子煜(卅一世)
林三子煊(卅一世)
鄫(卅二世)——昌乿(卅三世)——隆(卅四世)——凝蝟
凝蝟(三五世)——洪美(卅六世)——芳噩(卅七世)(居四川)
凝蝠(三五世)
芳噩(卅七世)——砧(卅八世)
宗光(四十世)——嗣彝(四十一世)——君赞(四十二世)
君用——珍(四十三世)
珠(四十三世)(耒守豫章)
君用次子珠(一世)(汉相国,大司农,居省城豫章沟)——
居厚(二世)(居西山大罗埆)——悉(三世)——区恭(四世)(居辰黔山)——奉(五世)——征(六世)——达(七世)(徙居西山万寿宫前黄右巷)——叶(八世——)昇(九世)(徙居武)——季宝(十世)(田家涂埤)——零(十一世)——令恭(十二世)——瑭(十三世)——文通(十四世)——铿(十五世)——绥(十六世)————————企(尽忠)(十七世)
缕(十六世)(取置河洲)
企(十七世)——昌(十八世)——智慧(居北池塘)(十九世)
智通(居上巷)(十九世)智强(居十里)(十九世)
智通(十九世)——宇祖(二十世)
利祖(二十世)——景赐(二十一世)
筠祖(二十世)
景赐(二十一世)——万劝(二十二世)——元锦(二十三世)
元锦(二十三世)——世幼(二十四世)——志义(二十五世)(徙魏州赀乡)——尹伟(二十六世)(后徙进贤泉居嶺下罗坊)
有光(二十七世)——汉惠(二十八世)——宏信(二十九世)——绍威(卅世)——周翰(卅一世)(逼隐临江,一汉乡隐临川)
周翰(卅一世)——和乡(卅二世)(逼隐卢渭川)
巨乡(卅二世)(居晋城梧桐山侧罗坊)——宝夫(卅三世)
宝夫(卅三世)——廷蔓(卅四世)(郡下宅)——浩(卅五世)
浩(卅五世)——小八(卅六世)——元(卅七世)——子昭
子昭(卅八世)(居上陂官船坑)——汝高(卅九世)——百二(四十世)——鼎(四十一世)(明洪武二年卜居林邑唐家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