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冷水加热》教学反思

(2010-03-29 14:27: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反思

关于热现象,学生们已经有了不少的经验,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学生们观察探究了温度和水的形态变化的关系,他们已经观察到了物质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显著变化一物体状态的变化。物质的变化,是从渐变到突变的。在这一个单元,我们将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给冷水加热》一课,引领学生开始关注热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影响了。冷水在逐渐变热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产生了变化?通过“水受热上浮原因”的研究,引出“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研究活动。  

课文内容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教科书设计的方法:把冷水装在密封塑料袋里浸人热水中加热,也是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引出进一步探究活动的方法。它是引发本单元后续一系列活动的“导火索”。  

所以,在实际的加热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不仅要观察冷水是否变热了,更要关注冷水除了温度升高了,还有其他变化吗?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过一儿,水袋会慢慢浮到水面上来。同时,我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把这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这是引发探究问题的重要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做出解释(或推测)一设计实验研究是接下来的关键。我在这部分教学中通过提示框: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重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如果体积大小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这部分,我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面对问题会怎样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可让学生对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或推测)有一个辨析的过程。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而水的体积变化是由于水的温度变化决定的。  

第二部分: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通过上部分的交流和讨论,明确了需要探究的问题,接下来是怎样实施探究。我按下面的方法引导学生研究并板书要点:  

1、提出问题: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做出预测:让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  

3、设计实验:部分学生提出,装一试管冷水,称出重量。再加热后称出重量,比较两个数据就可知道。  

4、实验现象: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试管里的水加热前、加热后的重量相同。  

5、实验发现: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不会发生变化。  

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呢?我按上面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把一个装冷水的试管放进热水杯中,观察到橡皮膜,从而推导出冷水受热体积会膨胀。再把这个热水试管放进冷水杯中,观察到橡皮膜凹下,从而推导出冷水受热体积会缩小。我走下讲台逐桌让学生不但用眼睛观察橡皮膜的变化,还建议他们用小拇指探一探橡皮膜鼓起和凹下的程度,我觉得这一环节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最深刻的,因为不但看了,还动手触摸过。这一热一冷下的橡皮膜变化,在今天的课上实验效果是很明显的。  

通过两次对比研究,学生很自然得出: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水受冷后体积会缩小,而重量不变。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学生在本次探究活动中小组合作意识,从而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