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课堂实录
(2010-03-05 08:46:2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堂实录 |
教材简析:
教学对象分析:
探究目标:
一、你用什么方法读、写、理解课文的生字、新词?用哪些方法将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请你结合实例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你能背诵课文吗?你了解朱自清吗?
三、课文描写了一些生活细节表明日子去来匆匆,请你找出来,并联系生活实际再列举一些。读了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请说一说或写一写。
探究重点、难点:
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一、“探究目标”发给学生。
二、学生理解旁批课文。
三、学生参与备课。
自主、合作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个性朗读
一、自悟读法
师:今天我们共同探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匆匆》,首先我们探究课题,当你初读课题时,产生过什么疑问,怎么解决的?
生1:课题写的是什么匆匆?通过备课我知道是时间来去匆匆。
生2:我对《匆匆》这个课题的理解是:“匆匆”的意思是急急忙忙的样子,“匆匆”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易逝的体验与感受。这个课题起到了直接点明中心的作用。
生3:《匆匆》这篇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呢?通过反复读课文,明白了课文讲的是时间的匆匆,体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惋惜之情。
师:从你们探究课题的方法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备课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聆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字音,参照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放录音朗读)
师:欣赏情境,进一步体会情感。(放课件情景)
师:用自己或小组喜欢的方式练读,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的感悟。(学生练读,教师巡视了解)
师:检测练读情况,挑战读,学习PK组。
生:我们组与阳光学习组挑战读第四自然段:从“我何曾……一遭啊?”我们组的要求是要读出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甘年华虚度的强烈情感。
两组挑战读:(略)
师:听了两个组挑战读后,有同学想评价吗?
生1:阳光学习对“不甘年华虚度的强烈情感”把握好一些。
生2:两个组抑扬顿挫都做得比较好。
师:还有组想挑战吗?啃书悦组。
生:我们组与书为伴组挑战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出惋惜、伤感之情。
两组挑战读:(略)
师:有个人挑战读吗?潘思帆。
潘思帆:我向潘嘉维挑战读第3自然段,要求读出彷徨、惋惜之情。
两个学生挑战读:(略)
师:哪个组愿意示范读?读书王组
生:我们组示范读第4自然段,我们要读出作者对时间的惋惜之情。
读书王组朗读:(略)
师:在读这段时,要把握好语气、语调,示范读(略)。
师:有个人愿意示范读吗?卢琼玉。
卢琼玉:我示范读第一自然段。朗读(略)
师:读这段时,要注意语调、节奏,凸显鲜明对比。引导学生明确读重音的字词。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中“去”、“再来”、“枯”、“再青”、“谢”、“再开”读重音。
学生:齐读这一句。
二、议中解疑
师:下面把时间交给各学习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围绕“探究目标”解答每一个问题;将预习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约十分钟)。教师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讨论。
师:为了下一节课“学习成果汇报”顺利而有效进行,将“探究目标”分派到各学习小组,第一个探究目标书屋乐组和阳光学习组;第二个探究目标书为伴组和读书王组;第三个探究目标学习PK组和啃书悦组。请各小组做好“学习成果汇报”准备。
各学习小组选择展示讲解的方法、策略,合作演练。(约十分钟)。
第二课时(学习成果汇报)
师:这节课是各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书屋乐组。
主持人:首先我们组说词语意思,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文中“词”。
生1:请同学们等我说完意思后再猜词语。
2.的确。(确乎)
3.里面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不充实。(空虚)
4.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涔涔)
5.形容泪流不止。(潸潸)
6.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尽管)
7.指眼睛定定地看的样子。(凝然)
8.遮挡,挽留。(遮挽)
9.非常灵活。(伶伶俐俐)
10.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徘徊)
主持人:接着我们组展示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生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同学们一起回答)
是头涔涔(cén)还是(chén)
是泪潸潸(san)还是(shan)
是挪移(nuá)还是(ná)
是蒸融(zhēng)还是(zhēn)
是赤裸裸(luǒ)还是(kē)
是徘徊(huí)还是(huái)
是凝然(níng)还是(nín)
是遮挽(zhē)还是(zē)
主持人:下面我们展示在文中找有下列形式的词语(AA式)(ABB式)。
生3:在文中找出下列形式一样的词语。
AA式 例:匆匆
ABB式 例:赤裸裸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主持人:然后我们组展示阅读练笔。
生4:
《匆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表达了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的主题。
动,试问:这有什么意义呢?
主持人:最后我们组以领读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
齐:书屋乐组展示完毕。
师:阳光学习组展示。
主持人:我们组主要探究的是第一个探究目标,首先,我们展示仿写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仿写:玩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鼠标、键盘上过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下过去;放声大笑的时候,日子便从笑声中过去。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落叶,被泥土掩埋了,如历史,被历史的长河湮没了。
主持人:然后我们展示阅读练笔。
生2:
岁月像是巫女手中的魔杖,不经意魔杖一挥,将未来变成现在,将现在变成过去,将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主持人:接下来是我们对《明日歌》的理解(欧阳婧祎、徐凯、曾妍展示)
主持人:最后我们接龙朗读第二自然段。
齐:阳光学习组展示完毕
师:书为伴组展示。
主持人:我们组主要展示第二个探究目标,首先由我们组展示句子理解。
生1:读“燕子去了,有再来……….再开的时候。”
生2:这些句子写出燕子会再来,杨柳会再青,桃花会再开,描写出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写燕子去了会再来,杨柳枯了会再青,桃花谢了会再开,是为了与时间一去不复返形成鲜明的对比。感觉有好多事物都能再来,唯独时间不会再来。
生3:读“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
生4: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无边无际的大海。日子在这里显得多么渺小,消失得多么快。
生5:读“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白白走这一遭啊?”
生6:在作者的不断追问,反问中可以看出作者不想虚掷光阴,体现出作者不愿放弃身边每一秒。意思是来到这个世界,却没有做过一些自己认为有益的事,日子就过去了。已经过去的日子就算白过了。
下面一学生补充:
又一学生补充:
主持人:最后由陈嘉欣配音背诵。
陈嘉欣: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背诵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全组齐:“书为伴”小组展示完毕。
师:读书王组展示。
主持人:我们组主要展示第2个探究目标,首先我们组分析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生1:
一、《匆匆》这篇课文处处抓住“珍惜时间”来进行描写。如:第一自然段中说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生长出来的时候;桃花凋谢了,有再盛开的时候。而时间过去了,却没有再回来的时候。这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时间的来之不易,提醒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二、《匆匆》一文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匆匆流逝的时间写得具体形象。例如:第三自然段中的“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段话中“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由于我无法拽住时间的流逝,所以也只能“茫茫然跟着旋转”。突出了时间是无情的,时间是不会等待你的,提醒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篇与《匆匆》结构十分相似的散文,朱自清的《春》。
主持人: 接着展示作者简介。
生2: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生3: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其作品文字简约,亲切自然,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他的散文是中国当代散文的典范。
主持人:最后我们组以接龙的方式来背诵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背诵。(略)
齐:读书王组展示完毕。
师:学习PK组展示。
主持人:我们组主要展示第三个探究目标,首先由我们组概括第3自然段“日子来去匆匆”的细节。
生1:洗手时,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时,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日子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生2:遮挽时,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躺在床上时,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掩着面叹息,日子在叹息里闪过。
主持人:接着由我们组展示仿写第3自然段句式。
生3: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听音乐时,日子从歌曲中过去;看书时,日子从故事中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游戏中过去;喝水时,日子从嘴边过去,散步时,日子从小路边过去……
主持人:最后由我们组配乐朗读六(3)班部分同学对时间感悟的经典语句。(放音乐)
生A:有用的时间做无谓的事,满足了现在,浪费了未来。——潘思帆
生B:时间是无声的脚步,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溜走。——丁姝
生C:抛弃时间的人,时间再也不会理他。——卢琼玉
生A:懂得安排时间的人,他是时间的主人;不懂得安排时间的人,他是时间的奴隶。要做主人还是做奴隶,是自己的事。——庄家怡
生B:时间就像一股源泉,一分一秒流去,你永远不能使它停止,只有用双手努力接住它,才能够有点儿收获。——张俐
生C: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你要学会迅速办事。——陈嘉欣
生A:你浪费的每一秒,是用多少黄金都买不到的。——潘嘉维
生B:时间就像一只利剑,飞快地从我身旁掠过。——邱逸帆
生C:浪费时间就像乱花零用钱。你如果到时间不够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不会自己长脚跑掉,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不经意浪费掉了。——欧阳婧祎
生A:你发呆的时候,浪费的是时间,那么,你的生命时光,是永远回不来的。——沈锐锋
齐:学习PK组展示完毕。
师:啃书悦组展示。
主持人:我们组着重展示探究目标三。首先,由我们组展示阅读练笔。
生1:
阅读练笔:仿写《匆匆》
主持人:下面我们走进“时间演播室”,看看人们对时间的不同态度。
播音员:
表演1:
生甲:方嘉宇,我们来对打吧。
生乙:好啊,啊!(毫无意义地疯玩)。我竟然输给你了。
表演2:
生丙:太好了,趁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要好好玩个够。(游戏中)太好了,我要通关了,嗨!我还是输了。
播音员:
表演3:
生丁:嗯。。。。这道题好难啊!啊!太好了,想起来了,原来是这样写的。
播音员:
记者:好的,主持人,我是本台记者潘思帆,我正在园岭小学本部,接下来我将采访一些同学,请他们谈谈对时间的看法和感想。
同学1:我认为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流逝一点时间,那就是对生命的严重浪费。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2:我觉得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人总有一天失去时间,人一旦失去时间,将无法做任何事情,所以人应该在这一段时间内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同学3:如果你在做有意义的事,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记者:这些同学都认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现在我把时间交给演播室。
播音员:欢迎回到《时间演播室》,本期节目到此结束了,谢谢各位的收看,再见。
师:刚才让我们欣赏到各小组许多的合作学习成果,下面有个人学习成果的同学,与大家分享。
生1: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诗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生2:
《匆匆》结构层次:(本文一共分成三个大段,每一大段作者都问了一个问题)
第一段:
燕子
杨柳
桃花
第二段:
第二问:
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太阳有脚 轻轻悄悄的挪移了 于是 洗手、吃饭、默默、遮挽的时候,时间就跨、飞、溜、闪过了。
第三段:
我能做些什么呢?→
师:感谢同学们让我们欣赏到这么多学习成果,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下课!
教学反思:
潘嘉维:陈嘉欣的配乐背诵新展示方法,让我耳目一新,当我闭上眼睛聆听时,深深地陶醉在课文之中。
洪英典:书为伴组的陈嘉欣同学随着音乐背诵了《匆匆》一文,仿佛把我们带入了美妙如画的幻境中。
张 缘:陈嘉欣同学伴着优美的旋律,背诵着《匆匆》这一课,所有老师同学都陶醉了。
丁 姝:当我听到“学习PK”组在幽幽的音乐声中读到我写的对时间感悟的语句时,十分激动,让我更加坚定了珍惜时间的信念。
邱孝燕:学习PK组收集同学们“对时间感悟的句子”,并且在音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这种方法很新颖,值得我们学习。
洪英典:啃书悦组的展示方法十分独特,增加了许多趣味性,令大家都十分欣赏。在“时间演播室”里我更加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时间是留不住的,只有你去珍惜它!
蓝 懿:啃书悦组采用了“时间演播室”的方法展示,令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