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沪)三上语文教案1

(2011-07-01 22:22: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资料

(沪教版)三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一、单元导语:

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五篇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姿多彩、温馨甜蜜的孩提时代。第1课《信》通过许多象征性的事物告诉我们信让人们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第2课《茉莉花》是从儿童的角度观察植物的成长,最后欣喜地发现其开花结果,旨在培养学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第3课《我画什么》一群孩子阅读了《神笔马良》后想拥有并利用神笔为他人的故事,善良的心灵令人感动;第4课《刮脸》是充满童趣的一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孩子渴望长大而闹出的笑话。这是写作角度的不同。第5课《童年的朋友》是儿童文学作品,表现的是纯真的童心;五篇课文文体也不同。《信》是诗歌;《茉莉花》、《童年的朋友》是学生习作,语言比较浅显易懂;《我画什么》和《刮脸》是大人写的儿童文学作品,结构严谨,文学性较强。

基于这五篇课文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上可以进行一个归类,也就是单元的整体意识。三年级和一、二年级在教学上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的重点从字词学习逐渐过渡到篇章结构的了解和阅读方法的掌握上,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可从内容、文体、结构特点等方面对课文进行分类,先从整体的角度对一个单元的课文认真地研究,然后再考虑用何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本单元的五篇课文中,两篇学生习作《茉莉花》、《童年的朋友》,学生容易理解,也易于模仿,因此我们在教学上不用手把手地教,可以把重点放在朗读上,引导学生认真地读同伴的文章,以起到积累的作用。而几篇儿童文学作品就需要老师精心地设计教案,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上能有所得。

二、教学设计。

1课《信》

预习要求:

1、查字典,理解雏、巢、绵绵

2、形近字组词。

蜜(       )采(       ) 绵(      

密(       ) 彩(       ) 棉(      

(预习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除了朗读外,还应该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通过查字典来标上音节。这是应该在三年级强化的,开始时老师应该检查,坚持一段时间,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比如第一道预习题,学生应该把查到的字义注在书上。)

 

课内落实:

1、整体进入、了解课文内容

听课文录音,交流学会了写信之后想替谁给谁写信?

(这一环节旨在训练学生认真倾听,记住诗中的有关内容,从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学生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回答不应该是零散的,而是一句连贯的话。学生交流时可随机进行的生字教学,正音,了解字意。)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熟,了解信的内容。

1)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熟诗歌。

(虽然本单元有默读的要求,但诗歌并不适合默读,应该大声读出来,才能品出诗的韵味。在指导读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春雨这几个词的意思。)

2)借助课后练习2,让学生说说信的内容。

(注意要让同伴先交流交流再请学生站起来回答。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在读熟的基础上再出示填空,否则一上来就填空,学生势必摸不着头脑,给学习加大了难度,也浪费了课堂上的时间。

学生熟读了解内容后,再让他们借助练习2的提示说说这些信的内容,旨在训练学生将读懂的意思用一定的表达方式(这里是用因果关系的关联句来表达)表达出来。另外,教师还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回答要精心设计好表扬及总结的话,为理解句子、落实情感目标作好铺垫。比如:替雏鸟给妈妈写信的内容,老师可以这样总结:小作者知道雏鸟最爱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当黄昏到来,赶忙替它给妈妈写信,可见小作者是个关心妈妈的好孩子。再比如:替云给云写信的内容,老师可以这样说:这朵云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它希望自己的同伴也能实现这个愿望。同伴之间就要这样互相关心。教师这样的总结引导自然渗透情感教育,也是为下一环节理解句子作好铺垫。)

3、理解句子,体会书信的情感沟通作用。

(前一环节作好铺垫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雏鸟给妈妈的信就像是晚辈写给长辈的;花朵给蜜蜂的信就像是同伴之间的通信;大海给小船的信就像是邻里之间的通信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信可以表达对长辈的爱,对同伴的关心等。学会写信,用处很大,用自己的手,用自己真诚的心给别人写信,这样的生活多开心啊!在此基础上,再来理解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一句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了。)

课后练习:

写句练习:

1、因为                   ,所以我写信给小船,让她快去航海。

2、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                        

3、因为                        ,所以我写信给蜜蜂,让他快来采蜜。

2课时:

1、检查背诵

2、巩固生字、词语。

3、模仿课文写一到两节小诗。

2课《茉莉花》

预习要求:

1、给带点字注音。

花蕾(     )盛夏(    

2、查字典,理解盼望惊喜

课内落实:

1、揭示课题,反馈预习。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写作顺序。(渗透分段意识)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表示时间的词。

(每小节开头都有表示时间的词:一天、回家后、初夏的一天早上、盛夏时节、过了一段时间。通过划词,使学生了解一般的观察日记的写作顺序。)

2)指名分节读文

(一人读12节,另一人读345节。可问学生老师为什么这样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的时间概念。一天回家后是同一天里的时间词,茉莉花买回来的第一天;而初夏的一天早上盛夏时节过了一段时间是茉莉花长叶、开花、结果的时间。所以课文可以按不同的时间段分成四个部分。)

3、重点学习第二、三部分。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积累、背诵,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词语。

(第4节课后是要求背诵的。这一节在指导朗读前,可先借助媒体了解茉莉花的生长过程,先是长出枝丫,再鼓出花蕾,最后开出小花。使学生明白描写是有顺序的,一方面便于记诵,另一方面也为写话练习作好铺垫。)

课后练习:

1、积累练习。

A:绿油油     B:绿油油的树叶    C:用ABB形式的词语说一句话。

                                                                    

                                                                    

                                                                    

2、选词填空。

1)爸爸出差已经三个多月了,我每天都(   )他快回家。(希望  盼望)

2)我(     )地发现妈妈在我的枕头下藏了生日礼物。(惊喜  惊奇)

2课时: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练习写作。

可在教室里放上一盆植物,与茉莉花比较类似的开花植物。

1、引导学生观察

整体(像什么)??摸摸枝丫、叶子、花朵??闻闻香味

2、学生写作。

(第4节中的好词鼓励学生迁移运用)

 

3课《我画什么》

(本课虽然是篇阅读课文,但是从文章内容来说,学生初读一遍,可能连几个孩子的名字都搞不清,所以需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阅读。而且本课中语言练点较多,比如偏正词组在本课出现频率较高,可以好好地利用,进行词组与句子互换的积累。因此本课建议用一教时来完成。)

课内落实:

1、课内预习。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反复地朗读课文。并出示预习要求:查字典,理解温暖和煦的意思;欲言又止的意思。学生在自己预习的时候,老师可巡视学生有没有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通过查字典来标音节。

2、借助课题,了解课文内容。

1)课题中的是指哪些人?

2)他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读文圈出什么样的谁。(老师要提醒学生有些是性格特征,有些是外貌特征,引导学生认真读文,边读边圈。)

3)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连起来把文中几个小朋友的名字、特点说清楚)

3、结合词语的理解进行朗读训练。(抓俨然慢条斯理欲言又止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把课文读好。)

4、借助句式练习,体会纯真善良的童心。

出示句式:虽然每个人想画的不一样,但是                         

(先让学生交流,学生答案不佳时可引导学生关注每个孩子想画的内容怎么样,有没有共同点。)

在完成第1句的基础上,再出示第2句:

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很美好,但是               

(这句其实是对文章最后结果的一个概括。课堂上可以多花点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课后练习:

1、加标点。

1) 谢谢你 孩子 老爷爷感激地说 没有你我肯定要迷路了

2) 今天是个好天气 姐姐对我说我们去公园放风筝吧

2、写句练习。

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很美好,但是           。这真是一群善良纯真的好孩子。

 

4课《刮脸》

预习要求:

1、课后练习1

剃(       ) 镜(       )换(       ) 轮(      

递(       ) 境(       ) 焕(       ) 论(      

(该题中涉及的生字只有一个,因此这道题完全可以放在课前完成。)

2、思考:你认为贝当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内落实:

1、借助课题,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巩固字(刮脸要用刮刀,所以是立刀旁)

2) 谁刮脸?

怎样的小贝当刮脸?

句式练习:才上二年级的小贝当要理发师为他刮脸,他     

(第1个问题,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小贝当刮脸。老师要继续追问下去怎样的小贝当刮脸?意在强调他的年龄小,激发学生借助句式表达所想,其实也是对预习题2的一个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不难感受到小贝当的天真可爱。这里是采用从读者的感受的角度整体进入课文学习的方法。)

2、学习描写小贝当言行的句子。(渗透写作方法)

1)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小贝当的天真可爱的呢?

(学生不难关注到人物的语言,那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小贝当语言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指导读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几个生字,比如的写法、字义;的字形)

2)借助填空,揣摩小贝当的心理,为指导朗读作铺垫。

句式练习:

他嚷道:我要剃头,生怕          

(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感受到小贝当生怕理发师听不到他的声音,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大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这个填空学生有困难,可以再一次重申的字义,引导学生关注小贝当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地说话。)

句式练习:

小贝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对老板            地说:我是大人了,你该叫我贝当先生。

小贝当大声喊道:理发员,你怎么还不放下报纸,让我等到什么时候才刮脸呀?                 

(在这个填空的基础上,再出示两句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3)指导朗读,读好小贝当的话。

(了解了贝当的心理状况,再来读这些句子,相信学生一定都能读好。)

4)学习描写贝当动作的句子。

(课文中还有一句句子也特别能表现小贝当的天真可爱,可以直接出示句子小贝当才读二年级,报上许多字他还不认识,但是他读得很认真,把报纸翻得哗哗响。这句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并且要求学生把问题写在句子旁边,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培养表述完整的能力。)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后练习:

1、加标点。

1)爸爸对我说 数学考试时要认真仔细争取考个一百分

2) 这支笔多少钱我问营业员阿姨 

2、根据自己课上提的问题用一两句话把答案写下来。

(注意要事先指导学生简答的格式)

3、布置同伴合作讲这个笑话。

(课后还有一个用但是写句的练习,因为本课涉及的语言练点较多,而且三年级并没有掌握写转折句的要求,所以此处先作为积累。)

2课时:

1、对简答题的一个反馈。

2、同伴合作讲这个笑话。

 

5课《童年的朋友》

课内落实:

1、课内预习。

给学生15分钟时间自己读好两篇课文。学生读文时,老师继续强调预习的习惯,巡视学生有没有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通过查字典来标音节。

2、小组检查朗读(10分钟)

3、指导生字。(10分钟)

课后练习:

1、形近字组词。

嚷(        茉(        攒(        街(      

镶(        沫(        赞(        衔(      

2、第5、第6课的课后练习

2课时:

小组进行朗读评价。

评价内容

具 体 要 求

满分值

朗读评分

 

 

正确

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

40

 

流利

连贯,不读破句

30

自然,,声音响亮;语速适当;态度大方。

30

 

评分标准:

1)正确:加一个字,漏一个字或读错一个字均扣1分;

2)流利:读破句(一处扣1分);

3)自然:语速太快或太慢扣5分;声音太响或太轻扣5分;态度不够大方扣5分。

三、教案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