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2024-02-29 08:26:59)
标签:

瑞木鸿鸟

手机随拍

原创摄影

旅游游记

云冈石窟

分类: 旅游游记

穿过云冈灵岩寺景区,走进入佛知见这道门,就来到了著名的云冈石窟洞窟群景区啦。1500年前的石窟展现在眼前时,满目质朴苍凉的感觉。整个石窟群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石窟人物造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目前发现新疆以东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始建于北魏时期云冈石窟,分早、中、晚期。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二十窟,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第五窟与第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第78是最早的双窟,胡风汉韵,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发生了最绚烂的撞击与交融。第9到第13窟被称为“五华洞”,这组汉风转浓,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晚期石窟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因为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停止了,因此在云冈石窟,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云冈石窟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琢而成皇家风范的艺术瑰宝。每一尊佛像、每一个雕刻都各有千秋,千人千面,无一雷同,在虚幻与现实之间,记录了历史的更迭和千年的文化。经过千年风雨的洗刷一些佛像外表已经荡然无存但风骨依旧不减,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宗教地位登上了北魏石雕艺术的巅峰。大同云冈石窟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才能。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印象大同】2.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