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燃灯塔从古至今都是通州的标志,慕名前往一探究竟,在燃灯塔下看运河变迁,在燃灯塔下看古漕运的悠悠历史运河文化。通州的燃灯塔,是中国大运河四大名塔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千里漕运最北段的标志。它始建于北周时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漕运盛行的年代,很多运送粮食的船队都是以这座燃灯塔作为导航的标志,只要看到了燃灯塔,就意味着船队到达了通州,燃灯塔也成为通州古城的象征。清代诗人王维珍写下了:“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名句。通州作为京都的东大门,地处京津冀交汇处,大运河的最北端,自古就是京东漕运的交通要道,仓储的重要基地,因此也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说法。矗立于运河边的燃灯塔,每当夕阳西下时,古塔倒映入河中美轮美奂,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燃灯塔曰“郡城塔景落波尖”。 燃灯塔是一座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因燃灯古佛而得名,燃灯古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是万佛之祖,传说他出生时使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此塔首先风钤多:共有2248枚风铃;而且神像多: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样式丰富,神态各异,有披铠甲执剑者,也有着袈裟合掌者,有慈唇善目者,也有凶相峰露者,惟炒性肖。燃灯塔下看文化融合,大运河与通惠河交汇处燃灯塔的旁边,建有三座庙宇分别是:儒教的文庙学宫、佛教的佑胜教寺、以及道教的紫清宫,三座供奉不同人物的庙宇成品字形排列,与古朴的燃灯舍利塔相得益彰,组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群,在运河岸边成为一道别致的美景。儒、佛、道三教,在这里相互比邻而又各自独立,是国内唯一的三教合一建筑群,体现了儒、释、道三教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反映了古运河文化的开放与包容。遗憾的是此次前往,正好赶上“三座庙宇”进行升级改造,闭门谢客。预计年内竣工,待到明年春暖花开时,将以全新的面貌了展现新姿。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