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庆二年(1797),苗族开始从黔东南迁入县境内,随后咸丰、同治年间也有陆续迁入。贞丰绝大部分先到者纳河落脚,然后向县境各地扩展,还有少部分朝川黔滇方言的苗族从云南迁入。全县苗族人口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7%。主要分布在珉谷镇、龙场镇、者相镇、北盘江镇、白层镇、连环乡、挽澜乡。分布聚居和杂居9个乡镇,其中,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有62个,苗、布依杂居的18个,苗、汉、布杂居的49个。
2014年2月15日是苗族青年杨宽乐结婚的大喜日子,男方家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女方家的村寨。送去了婚礼必备的礼品。

按苗族传统习俗,迎亲的进女方的家时,会被挡在门外,必须先对唱山歌由女方先唱,前来迎亲的回唱后再喝上一杯酒和一杯茶,再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才能进屋;而守门敬酒的往往是一般男性壮实青年奈何不了而且是能说善唱的苗族女性。
远方来了一群人
隔山隔水分不清
走到门前才知道
谁知原来是好亲
吉时良辰走亲家
接个媳妇戴金花
天作之合好姻缘
郎才女貌人人夸

苗族世代相传的刻棒原型,古老的刻棒是用一根大树树大小不论,但长度必须是人的两臂和手指伸直去丈量,连续丈量七次方为标准,这样的刻棒较为笨重而且雕刻时相当费时,后来慢慢演化成其表达功能不变,体积缩小为拳头丈量,连续丈量七次。
2013年贞丰县苗族二月二走亲节,施秉县苗族同胞几个彪形大汉抬进主会场的就是古老的刻棒。

在为新娘梳妆打扮的是新娘的长辈,执行这神圣职责的人必须是夫妻双方都健在,而且是福好命好(须得是生育有儿子的)。

在苗族传统婚俗中这三个小伙子是主接亲,第一个挑糯米饭,第二个为新娘背衣服,第三个挑鸡鸭肉;女方家准备了指定的男女青年陪同主接亲一起吃饭,在其过程中女孩主要负责敬酒和打花脸;这三个小伙子必须任凭女孩在自己脸上涂抹,一般是女孩较为喜欢的小伙子要被涂抹得严重些,这也是代表一荣耀。

苗族为新娘穿戴最费时的就是这头顶上的活,一般要花近一个小时才能完成。

瞧!头上穿戴结束,美丽的新娘那灿烂的笑容。

餐桌上摆满了碗筷不要认为是要开饭了,其实这一礼仪在苗族传统婚俗中非常重要,新娘新郎双方家的直系长辈(舅、伯叔等)一起围成一长桌(根据双方人数的多少来决定桌子的长短),上席首座的必须是新娘的舅家人(新娘母亲的哥哥或弟弟等),次座的是位德高望重的寨老,此寨老可控制整个仪式会谈的局面,如果双方在某件事情上有争论,那么就由寨老从中调和,双方都必须得尊重服从;娘家人出席此次宴席代表的任务是最神圣的。

女方的三亲六戚代表,按苗族传统的规纪是舅权制,就是所生女儿必须要嫁给舅家儿子,任何人不得违反,如果双方年龄悬殊过大等其他因素,或者女孩不愿意嫁回舅家,那么这个女孩出嫁之时的全部彩礼一定归属舅家收,并且彩礼的多少得舅家说了算。

男方迎亲代表,其中有媒人、押礼先生是负责把礼金按舅家在刻棒上所要求的多少来进行谈判,整个现场女孩的父母是不能参与的,如果舅家儿子与女孩年龄相当而嫁给外人(除非是男孩看不上女孩),那么此时舅家在刻棒上的礼金要求是非常高的,双方谈判的时间往往就比较长,此时寨老就得要对双方进行调和。

娘舅家代表在堂屋里所布置的桌子上,展示出苗族古老而神秘的婚姻凭证"刻棒",此习俗在苗家已经世代相传,用一根从山里刚砍伐的新鲜荆竹约六十公分长短,从一端用刀略微对开一口,另一端保持原状再用红线在开口端再次缠绕,然后用小刀在竹筒上刻画一连串神秘的符号,特别是在两竹片的缝隙处特意雕刻上一致相同的符号。
这是苗族祖先们相传下来的婚姻信物,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缝隙处特意雕刻的花纹就相当于现在的骑缝章,竹筒上刻画那一连串神秘的符号里面就有文章了,娘舅家是根据当地现行的聘礼标准雕刻在竹筒上。因为当时的祖先们还没有发明文字,所以这神秘的符号就一直相传至今,符号的特点各异,体现了要求男方的聘礼的种类及数量等,男方放在桌面上的聘礼清单须得由娘舅家的代表对着竹筒上那一连串神秘的符号来验收。

女方舅家人手持“刻棒”照单验收礼金满意后,双方的首席代表非常庄重地双手握住“刻棒”同时其中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略微开口顶端,口念吉祥祝福的同时稍稍用力将“刻棒”分开各执一半;交礼金和收礼金的首席代表都非常小心地将其放入红色油布伞中,这表示双方对这门亲事已经完全认可;“刻棒”就成为相互凭证了。

交礼金仪式圆满结束后,新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新娘要走路须得请亲戚中命好的老年人邦打一双草鞋给穿,男方还得另给一个红包作为走路钱,如今迎娶新媳妇用的全是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了。

迎娶的相关礼节完全办妥以后已经是下午,婚礼宴席正式开始,待前来迎亲的所有人用完餐后,发亲仪式进行了,穿戴一新的新娘在众亲戚的簇拥下喝了一杯酒和一杯茶后接过象征发财发福的红包迈步走出大门。

远离娘家之际有泪水有喜悦,千丝万缕一言难尽.........。

此一行,她带着理想充满美好的希望,开始了她新的人生旅途。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回到男方家时,已经是华灯初放;瞧!天设地造的一对。

忠厚勤劳的苗家人就是能歌擅舞,有苗家人的地方就有歌声,虽然夜已很深,但前来贺喜的亲友们兴犹未尽,还在继续高歌........。
唱首山歌把你逗
问你经逗不经逗
你亲喜欢把歌唱
亲不喜欢把歌收
不会唱歌好疼心
听到歌声吓一惊
犹如牛犊怕老虎
好比小鸡遇苍鹰
想你多来挂你多
晚上做梦也遇着
半夜三更瞌睡醒
思君隔山又隔河

新娘的嫁妆里其中有一柜子,是专门用来盛装精贵饰品和床上用品的,女方的娘家人在打发女儿出门的时候,用弹子锁首先锁上,钥匙由送亲客随身携带到男方,在双方交接的时候也有仪式。
亲戚朋友送亲来
送个媳妇好闹热
今天送来新媳妇
明年又来搓汤圆
叫我开柜我就来
柜子钥匙我带来
拿起钥匙来开锁
金银财宝冒出来
柜子打好四角尖
四个金杯放四边
送亲之人来开柜
打开柜子来团圆
"承谢贞丰县苗学会杨昌贵、杨俊、杨绵峰等提供咨询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