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生九子”的传说

(2013-07-04 10:19:18)
标签:

旅游景区

黄龙溪

图腾柱

龙九子

流传千古

上月的23日(星期日),一个人去了一趟黄龙溪,在上一篇文章《匆游黄龙溪》 (2013-07-02 11:11:47)中提到的关于“龙的传说”。在走进黄龙溪景区不远处有一处景点,即位于黄龙溪西门口处有一圆型广场形状的喷水池。
http://s8/mw690/656604cdge094ef5065a7&690         位于黄龙溪西寨门口的圆形喷水池,周围均匀地矗立着九尊龙的图腾柱。
    在喷水池周围均匀地矗立着九根龙的图腾柱。每根柱子下方都有该图腾柱上对这条“龙”的名字的介绍。
http://s13/mw690/656604cdge0a57f72e54c&690                   九根模样大体相似的龙的图腾柱
http://s15/mw690/656604cdge0951115551e&690
http://s3/mw690/656604cdge0a58960e582&690    黄龙溪旅游景区的“龙生九子”图腾柱下,在对这九尊图腾柱上的各个神兽,分别用中文、英文、日文和韩文等多种文字的注解。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明朝李东阳在《怀麓堂集》中,对“龙九子”是这样称呼和排序的:    

       老大

囚牛qiú'niú

       老二

睚眦yá'zì

       老三

嘲风cháo'fēng

       老四

蒲牢pú'láo

       老五

狻猊suān’ní

       老六

赑屃bì'xì

       老七

狴犴bì’àn

       老八

负屃fù'xì

       老九

螭吻/鸱尾chī'wěn/chī'wěi

   关于龙子的传说还得从女娲补天中黑龙《传说中出现的第一条龙》说起。

龙子和龙一样,也是不断发展、沿革逐渐形成的。虽然有关龙子的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龙子的昆仲数目是取得共识的,即龙有九个儿子,龙承九子,子子不同。这是自古以来众所周知的,但它们怎么会留在人间各司一职,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了。

    相传,明朝国师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的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朱元璋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这些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南北,为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大明朝,而后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中的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六弟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对于这“龙九子”被留在人间变成“神兽”的传说,历史上还有许多版本,众说纷纭。
    黄龙溪景区对“龙九子”的称呼、介绍和排序又是这样的   
   长子赑屃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了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
    次子螭吻又名鸱尾,传说中它生得龙首鱼身。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麾下之兽,能够灭火。所以把它安放在屋脊两头,也有消灾灭火的功效。
   三子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有威力,好狱讼,人们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又相传它主持正义,明辨是非,因此它也被安放在衙门两侧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穆之气。
    四子蒲牢:形似盘曲的龙,平生好鸣好吼,洪钟上的龙形兽钮是它的遗像。蒲牢原住在海边,虽为龙子,却一向害怕庞然大物的鲸。当鲸一发起攻击,它就吓得大声吼叫,妄以借此赶走鲸。人们根据其“性好鸣”的特点,把蒲牢铸为钟纽,而把敲钟的木杵作成鲸鱼形状 ,妄以借此赶走鲸。如今,在全国大地,几乎每一口古钟上,都有蒲牢的身影。
   五子饕餮 (tāotiè),样子似狼,性贪吃,位于青铜器上,称之饕餮纹。传说,这种怪兽贪吃无厌,把能吃的都吃光了以后,最后竟然吃了自己的身体,到最后吃得只剩一个头部,所以落下个有首无身的名声。
   六子睚眦(yá zì),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
    七子狻猊 (suān ní),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 
      八子椒图 (jiāo tú),形似螺蚌,好闭口,性情温顺,有点自闭症,反感别人进其巢穴,故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性好僻静,镇守门边以照顾家庭的安宁,常成为大门上的衔环兽或挡门的石鼓。
    末子(九子)貔貅 (pí xiū),有独角、双角之形,短翼、卷尾、鬃须,是最强之催财风水工具,尤对偏行有奇效,例如外汇、股票、金融、彩马、期货、赌场等等。自古貔貅都是作为守护财宝吐宝之圣物,貔貅在五行风水中带火性,故能招来大量的金钱,使世间财源自此打开。  
    因龙九子名和职司不易记,情驿快乐鸟作一首歌诀以便于读者记忆。歌诀为囚睚嘲蒲五子狻,赑狴负螭九子全。琴剑殿钟炉角烟,重衙碑脊避火安。
     
http://s2/mw690/656604cdg7cdd6b846191&690
    这是本人匆游一趟黄龙溪所看到和联想到的。如果有时间再访黄龙溪的话,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旅游的过程不仅仅是身心释放和享受美景的过程,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过程。人生苦短,一生一世,能有机会到一个新的地方,有幸旅游一趟,也是一种缘分。然而缘分总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既然是一种缘分,也就要及时把握,不可错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