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议“领导带头”等示范效应的作用

(2010-03-30 02:26:43)
标签:

示范效应

标杆效应

以身作则

分类: 管理哲学

管理工作中,一些制度或做法的推行,往往会要求“领导带头”、“骨干带头”。有些还专门收集案例进行“标杆管理”,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标杆”示范效应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尽管如此,仍然有些人没有真正明白示范效应的实际作用,未能在充分地通过“示范效应”进行管理。

 

就我看来,示范效应生效机理在于:

 

1)、示范者引导从众行为。

领导者、骨干员工及集体中的一些“意见领袖”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被人认同程度高,他们的意见及行为在周围的人中,具体一定的影响力。而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自然会比较容易受他们影响,而从众。

 

2)、领导者示范代表“约束力的强弱”。

一些高层领导以身示范,则不仅仅是引导下属的从众行为,而且还在下属心理标尺出了,制度或要求的“约束力”的强弱,显然,越高层的领导者身以践行则表现约束力越强,在下属心理会认为“这一制度或要求,严格到要XX高层领导都要遵守程度;

 

3)、以身作则,便于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破坏制度的人往往是领导,而遵守制度往往意味的更严格的执行及更多的“付出”,显然,不执行的意愿会更强烈,这时,大家观望,而领导者、骨干分子及意见领袖的做法将会直接影响大家的行为。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遵守,则在下属未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意识到自己也未执行(避免下属“五十步,笑百步”或“已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推辞),从而不好指出,未能明示好的标准和不好的表现,从而造成负面的从众效应,即很多人都不执行,从而更难以管理。

 

4)、以已为例,的示范、标杆效应,提供效仿的参考“标准”。

这一点,也容易理解。比如:我们要求,“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认错误”。但大家会有顾虑。从而不会执行,担心自己承担了责任,别人却更容易把问题推脱给自己,担心承认错误了以后,反而因为暴露了自己的问题而受到批评,甚至影响到绩效的评价。

这样的“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的做法,在多大程度上执行,领导者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坦白者存在的问题及所犯的错误,如何对待?这样的情景,需要带头者示范,并观查领导及周围人的反应,尤其是管理者的反应。

 

认识到以身示范的作用,做为管理者应该以身示范。以身示范可以赢得良好的执行力,同时也会赢得下属的尊重和认可。尤其是制度被破坏或执行力不强时,首先应自我检讨自己没有以身作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