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孔子的“克己内省”的理解

(2017-04-06 09:16:35)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己"

孔子所说的"",指的是道德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与主观的""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使遵循客观的""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复礼的基本条件,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己",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对别人薄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而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以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