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曹操》教案设计
(2017-03-28 10:16:34)
一、 1,面向学生:小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时教学内容。 (2)、利用网络搜索关于曹操的相关资料 |
二、
1.
2.
3. |
三、 教材包括课文和拓展活动两部分。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曹操。说明了他所处的朝代,他的身份、主要功绩。 第二自然段,主要写曹操政治方面的才能。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了时代背景,二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是曹操统一了北方。 第三自然段,写“官渡之战”。 第四自然段,写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之道。 第五自然段,写曹操的文学造诣。 本课重点:让学生了解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才干与成就;感受历史名人的智慧与才华,激发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的积极性。 本课难点:了解曹操的政治谋略。 |
四、 1、教学方法:情境引入法、直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2、学习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式法。 |
五、教学过程 (一)
1. 本课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百度百科】《曹操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719.htm
2. (1) 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看一看插图,再自己读一读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词句,然后给予适当的解释和补充。 第二自然段。学生不容易读懂课文,教师可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读一读,讲讲“官渡之战”的故事,议一议“官渡之战”为什么会获胜?从中体会古人的智慧。 【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第四自然段。教学时先帮助学生弄懂“唯才是举”、“出身贵贱”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说一说曹操在用人方面是怎样做的,小组讨论:现在是否还应提倡“唯才是举”? 第五自然段。课文中“造诣”、“悲凉雄浑”、“气势磅礴”是对其诗歌的概括评价的关键词语,在讲课时要注意。 (2) 拓展活动:背一背《观沧海》。 原文 可以先把这首诗的大意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激发学生背诗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背诵,再比一比谁背得好。 (3) 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4) 课后作业:把曹操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
六、 该教案已经用于实际教学,我觉得在这些方面花大量的精力是有效果的,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 但还有个别掌握一般,课堂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加强进行指导,这样便可以达到更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