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爱有天意》灵感来源:黄顺元小说《阵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2015-01-25 08:37:57)
标签:

杂谈

论文网

黄顺元短篇小说《阵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韩国作家黄顺元是韩国战后小说的代表人物,在韩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小说作品以简洁的文体、淳朴的文风来表达韩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被称为韩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他特别注重用抒情的手法挖掘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短篇小说《阵雨》是黄顺元的代表作品之一,被收入韩国中学课本。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1974347.htm

关键词:黄顺元 短篇小说 《阵雨》

一、黄顺元的主要作品与写作特点

黄顺元(1915―2000)韩国诗人,小说家。1939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英文系。1931年开始发表诗歌,有诗集《放歌》、《古董》等,现代派倾向很浓。1940年起,转向小说创作,短篇集《河边村庄的狗》奠定其短篇小说家的地位。此后发表短篇小说《大雁》、《曲艺师》《鹤》,长篇小说《该隐的后裔》、《人间接木》、《长在山坡上的树》等。这些小说作为韩国战后小说的经典名篇,黄顺元也因此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国民作家”和文学大师。他的小说整体结构严谨,叙述简洁,以诗歌般的抒情意味挖掘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阵雨》(1953)便是这一特色的代表作,曾获英国非英语短篇小说奖,被收入韩国中学课本,是黄顺元小说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

黄顺元的短篇小说充满了原始的自然美和纯朴的人性美,其优美精练的语言和令人陶醉的意境,与其他战后小说里那种压抑郁闷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为一片灰暗的战后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黄顺元是一个浪漫主义人本主义者,他的战后小说努力追寻一种超越现实的永恒的力量――人性。黄顺元的作品中处处散发着这种人性的光芒,这种光芒在令人窒息的战后环境下尤其显得可贵,它成为温暖人们心灵、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他擅于使用抒情的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细腻而准确。

二、短篇小说《阵雨》分析

小说《阵雨》讲述的是一个乡村少年和一个因家庭败落随父母回到祖籍的少女之间纯洁而懵懂的爱情故事。乡村少年偶然遇到了从汉城回乡的尹氏家族的孙女,一开始他们互相陌生好奇,起初因为害羞,少年不敢接近少女。直到有一次,少年过独木桥时再次遇到了在桥上玩水的少女。少年呆呆地等少女让路,可是少女却朝少年扔了一颗白色卵石后跑开了。少年珍藏起那颗小石子,期待着与少女再次相见。再次重逢后,少女提议两个人一起去远山游玩。两人一起摘野花,在山中玩耍嬉戏。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也使他们产生了懵懂的爱情。回来之后,少年盼望着少女再次出现。可是少女却因为淋雨而生了重病,家境败落的她因为没有钱治病,抱病身亡。临去之前,少女却不忘叮嘱家人――埋葬她时就让她穿上那件染上了少年背痕的毛线上衣。小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优美,结局是凄美动人的。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心理刻画细腻,把少年和少女的懵懂爱情描写的凄美感人。

小说写人写景皆用白描手法,结构流畅严谨,叙述简洁跳宕,显得十分的精致典雅,人物刻画通过心理刻画来实现,而心理刻画则以诗歌般的抒情意味挖掘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小说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出身农村的普通少年和一个从跟随家人从城市回乡的少女。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少年和少女两个人物形象刻画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作者通过描写少年细微的情感变化,来刻画淳朴的农村少年的形象。通既简净又细腻传神,一个淳朴、善良、勇敢却又羞怯的乡村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从认识少女开始,少年就产生了一种好奇的心理,但是由于害羞,他不敢主动接近少女,只是一味的避让。“接下来的一天,来到溪边更晚了点儿。没有见到女孩,真是万幸。但是,奇怪的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还是见不到女孩儿,男孩儿心中的某个角落,像是被失落感占据了。摸口袋里的卵石,摸成了习惯。”这一段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少年质朴、羞怯的一面,同时又刻画出少年对少女懵懂的爱恋。爱情的种子萌芽之后,少年变得“摸了摸鼓鼓的口袋,据说徒手摘胡桃的话,容易长疮,男孩儿对此毫不在乎,只想着德钊大爷的胡桃是金洞这里最好的,得赶快送给女孩儿去尝。”这段描写的是两人结伴到山中游玩,并一起避雨之后,几天没见少女,听说少女生病了,少年偷偷地为少女摘核桃的情节及少年的心理。短短几句话,勇敢、真诚、淳朴的少年形象刻画的非常生动。

少女的形象尽管着墨不如少年那么多,但其热情、敏感、忧伤的个性也十分的鲜活生动,令人亲切温暖。与淳朴的农村少年不同,来自城市的少女热情、开朗,对农村生活感到陌生而又好奇。她每天都会在少年必经的小溪边玩水,虽然每天见面,可是羞涩的少年却不敢主动接近少女。直到少女向少年投了一颗白色卵石,并主动和少年说话,两个人才有了最初的接触。在两人后来的交往中,也是少女主动约少年一起到远山游玩。与淳朴、羞怯的乡村少年相比,少女的形象热情活泼、开朗大方。由于家境没落,少女一家连农村的房子也要转给别人,一家人又要另找地方租房子住。大人和家庭的变故,也让少女的心里忧伤而不安。

“嗯,还有,那个,我们明天祭祀完了再过几天就要把房子给别人了。”

少年在少女家搬来之前就从大人那里听说了,知道尹初试的孙子在汉城生意失败了只好回老家来。看来,这次连老屋也要转手他人了。 “为什么呢?我一点都不愿搬家了。虽然大人们干的事情,没有办法……” 少女的脸上现出从未有过的凄凉的神色。

这一段描写,可以让我们非常真切的感受到少女心里的敏感和脆弱。少女因为淋雨而生病,可是因为家庭变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幸身亡。临死以前,还不忘嘱咐家人“要是我死了,就这么穿着这件衣服下葬……”,这里的“这件衣服”正是少年背少女时染上了少年背痕的哪一件。只这短短的一句话,把少女执着、敏感、忧伤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令人唏嘘。

三、总结

《阵雨》作为黄顺元的经典作品,因其纯洁、凄美的故事情节、细腻的人物形象及心里描写,受到人们的喜爱。对人物心理的精准刻画及人物形象的生动描写使这篇小说成为爱情小说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徐永彬,《韩国现代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在善,《黄顺元全集10》,文学和知性社,1982.

【3】朴惠敬,《黄顺元文学研究》,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9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5/view-197434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赵忠祥独白
后一篇:阵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