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坐的家长大多数是孩子大班了,孩子入学的时间马上到,有必要了解孩子入学后常见的问题及其正确的应对方法。我主要讲讲一年级尤其是刚入学时出现的问题及其办法。
一是拖作业。这个问题绝对一开始就要解决,否则孩子苦6年,家长累6年,对双方都是磨难。最理想的情况是孩子能在晚饭前就完成作业。因为现在孩子放学都比较早,孩子的作业一般在20到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做好作业再吃饭来得及,同时做好作业孩子还可以玩就没有压力了,玩的开心当然休息就好、吃饭也好,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如果孩子拖作业家长妥协了,他虽然饭前再玩,但是只要想起作业就有压力,等吃饭结束他就会跟家长谈判再晚点作业,甚至说明天再做,家长逼孩子完成就成了常见的方法,孩子被动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有些孩子好不容易你让他开始作业,他就提出类似饿了、渴了、要喝水等等要求,吃个苹果十分种、上堂厕所5分钟不回来,你就知道这样多折磨人了。同时,饭后作业孩子脑部血液不足,思维慢而且容易出错。家长引导孩子饭前(6点前)完成作业是绝对必要和可行的。引导方法是:宁紧勿松,把握好第一次教育,比如发现孩子有拖作业的倾向或者情况(不要简单的说教要饭前完成作业或者是强硬的要求孩子必须饭前完成,我们一开始就说了孩子的教育不是这样的,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家长就要积极的寻思引导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鼓励孩子,但是鼓励也不能无中生有的鼓励还需要找个机会。我的孩子刚上小学时有些饭前作业有时饭后作业,我发现饭后作业效果不好,速度慢,而且做完还想玩下在睡觉就没有时间玩了,不玩就睡觉他往往不愿意。我就立即找机会准备训练他饭前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一次他放学,我把他接到了办公室,当着同事的面表扬了他的学习,然后鼓励他开始写作业,我看他状态不错就马上说:“今天,我们试一下,做完作业再回家吃饭好不好?”这是我有意安排的教育措施,所以我坚持等到孩子写好才回家。第二天我就说,今天能不能第二次写好作业再吃饭,当然这样提要求前后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进行表扬和完成后的特殊鼓励都是必要的强化措施,有利于孩子接受我们的要求把这种要求主动的转变为对自己的挑战并完成它,坚持1到2个月孩子饭前完成作业的习惯就可以形成。所以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后的2个月内搞定,最多不能超过一个学期。
这里有个注意事项,家长对孩子提出了要求,就要立场坚定,立场不坚定就会害孩子。你想如果你提出来饭前完成作业然后孩子做一半就去玩,而你放弃了坚持,那不是在培养孩子拖拉吗?这样的话还不如不提出来饭前完成作业。另外,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父亲说写好再吃,妈妈看时间晚了就说算了吃了再接着写吧,这样的不一致绝对是伤害孩子,既然父亲那样说了,母亲就要强化孩子对父亲意见的实施,应该鼓励孩子坚持做完,一旦孩子坚持完成作业并得到有效的鼓励,他就会愿意主动按要求的时间的完成作业。我曾经陪孩子熬夜过为作业问题,就是为了维护说出来就要执行的权威,她妈妈很配合给孩子弄了点吃的,只要我们坚定,孩子就感觉到跟家长讨价还价是没有用的,他就会学会服从,而我们的教育主见和要求是正确的,孩子能服从有什么不好呢。
这里谈到的实际上是学习习惯形成的问题,再顺便说下孩子习惯培养的三个步骤。培养实际上应该是陪养,尤其是习惯问题不是给孩子说:“快点做完作业去玩或者干吗”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家长持续的鼓励性陪伴直到孩子独立。所谓三步骤就是:一是“我们一起来做……”;二是“鼓励孩子自己来……”;三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来”。
二是做作业慢。就是很会磨蹭的那种,只能先陪逐步过度到放手,比如你写我去做饭等,跟上边讲的一样,陪孩子一定要防止他形成依赖,家长要知道学习永远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有的教育都要有利于孩子朝自觉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陪的过程首先是激励他加快速度,刺激法、比赛法、激将法、约定法等都可以尝试或者更换使用或者创造新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其次是督促和提醒。
三是易出错。大概的原因是粗心马虎、看错题、写错得数、急噪了事等,容易使作业质量差或者考试丢分。正确的方法是了解孩子出错的原因再加以教育,比如可以采用我们前边讲了的检查作业的方法或者是加强对题目理解的读三边的方法等等。
四是应付学习。应付学习就是孩子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和家长的要求而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这种原因主要是孩子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解决的办法就是大量阅读,形成阅读习惯,最好是在幼儿期就每天坚持阅读一定的时间,内容要广泛和经典。孩子接触的知识越多,入学后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和敏感度就越高。为什么阅读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呢?因为我们家长在孩子的识字教育上就出问题,识字的教育最好手写,天天念就可以,要注意孩子的兴趣及引导,切忌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再强调一点千万不要让孩子参加什么识字培训班,我们前边已经说了,识字最好与孩子的谚语发展水平相结合,与阅读相结合,以识字为主体的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识字是不好的,孩子学了不一定会说和使用,那就没有意义了。
五是上课坐不住。比如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大概是没有学习兴趣、情绪不安稳、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不够等。解决问题要针对原因,兴趣问题我在前边已经谈了一些,这里谈谈情绪问题和自我控制力及意志力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孩子的生活环境存在问题,整天看电视上课就会注意力差,因为这些孩子的注意力向来就是外控的而不是自觉控制的,老师上课自然没有电视节目那么吸引人,所以注意力就难以集中。你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如果整天看电视,然后没有了电视就到处乱跳,这个跳不是活动和活跃,而可能是无聊和烦躁,所以我建议孩子适当看少儿频道,少看碟片,必要的时候适当限制看电视的次数和时间。孩子只要在家里动与静能结合就应该不会有严重的问题,整天折腾不能安静的就是问题。瑞安有个老人培养了6个博士,其中几个成为国际纷纭人物,他有句话讲得有道理,我是支持的:“孩子幼儿时期玩疯了、玩野了,上小学后要让他认真读书比等天都还难”。这不是说不能玩,我们坚决拥护孩子应该有自己童年的乐趣,而且孩子的许多学习都是在玩中完成的。只是要观察到孩子需要静的时候也能静的下来,这样就比较理想了。如果只想玩,不玩就折腾,跟网络成瘾似的,那样就麻烦了。《童年的消失》里就强调了现代科技媒体对孩子幼年成长的影响,它不光对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外部控制和吸引力,而且使孩子失去了大量的自身体验和摸索的时间和经历。在这个意义上,电视、电脑、玩具等过度使用都对孩子有不利的一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