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称多县急需救援
称多县受灾最严重的四个乡镇已有140多间牧民的房子倒塌,帐篷、医药等救援物资紧缺
灾区直击■本报记者 王开忠 刘树铎
从玉树县城结古镇西乡路往城外走十几公里山路,很快就到了位于半山腰的禅古村。4月16日傍晚记者赶到这里时,村民们正在有限的空地上搭建帐篷。
村民普措扎西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再往上走就是玉树州最大的寺庙禅古寺,那里的庙宇完全倒塌了,不少僧侣遇难。
沿着狭窄、曲折的小路,记者走了40分钟才到禅古寺。这里已是满目疮痍,除了一间庙宇千疮百孔但还没有倒塌以外,其余尽数化成了废墟中的瓦砾。
更嘎正在带领僧人们搭建帐篷,他告诉记者,全寺院共有260多名僧人,已经死亡了38名。14日下午,来了一队解放军抢救出一批伤员,挖出20多具遗体,余下的是寺院的僧人和村里的老百姓帮忙挖出的。
据更嘎介绍,这里已属于称多县管辖,禅古村共1026口人,死亡了50多人,称多县政府已经送过来160顶帐篷和一些食品,但还很不够。“翻过这座山还有四个乡镇受灾也很严重,但听说道路已经不通了。”
称多县城帐篷紧缺
4月17日下午两点,本报记者由玉树县驱车前往称多县。各种车辆排在很窄的公路上寸步难行,足足有二十多公里。下午4点30分,我们来到了看似安静的位于山谷中的称多县城,空地上也搭建起了救灾帐篷。
称多县政府招待所是县城唯一一家宾馆,记者在这里遇到了称多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学瓦。据学瓦介绍,称多县城的民房基本成了“危房”,老百姓不敢住在房子里,晚上大都在帐篷里过夜,但至今没有救援帐篷,主要依靠百姓自家储备的帐篷和食品。
在政府招待所院内搭有两顶帐篷,学瓦和几个服务员都住在帐篷内。由于招待所的房子也裂缝了,他们都不敢住进去。他们也建议记者不要住招待所。后来,记者立下一份“保证书”才获许入住。
称多医院急需药品
4月18日上午,称多县人民医院。医院大楼已经空空如也,五六个患者在院子里挂着吊瓶打点滴,旁边的空山地上搭建起了救灾帐篷。
护士长桑旦卓玛告诉记者,这些帐篷一共23顶,是县民政局负责安排的,里面住着从玉树县转移过来的43名伤员,全院医护人员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救治和照顾这些伤员,目前还没有救援物资送过来,止痛、止血药品以及消毒用品等急需外界提供援助。
住院医师白玛卓嘎告诉记者,医院大楼已经成了危房,全员的医护人员自己没有帐篷可住。记者看到,四层的门诊部大楼的楼体裂开了缝隙。
称多县县长更太此时还在玉树州组织救援工作,抽空在电话里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更太告诉记者,称多县发生地震最严重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通天河畔的拉布等四个乡镇,已有140多间牧民的房子倒塌,死亡人数算上在玉树的称多人,已经达到130多人。他是骑着摩托车走遍了四个乡镇,有些路段连摩托车也骑不了。18日下午记者试图前往这几个乡镇,终因路况太差而折返。
据更太介绍,目前称多县95%的房子都成了危房。“玉树县受灾最严重,全社会都在那里抗震救灾,我们目前还不能跟上级提出问题。”更太说。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http://www.cet.com.cn/20100420/a6.htm
称多县情
称多县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青海省的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北部,是国家江河源自然保护区县之一,也是江河源头县之一。昆仑山中支巴颜喀拉山横亘北方,为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主峰5267米,奔腾不息的通天河水自西向东流去,历来为一道天然屏障。
县东邻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北部、西部与曲麻莱县接壤,东南和四川省石渠县毗邻,西南和玉树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界于北纬32度53分30秒-34度47分10秒,东经96度02分36秒-97度21分24秒。东西宽160公里,南北第209余公里,县土地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复杂,地势高亢,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
称多县政府成立于1951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驻周均。邮政编码:815100,电话区号:0976 。下辖八个乡,其中纯牧业乡3个,半农半牧乡5个。全县有57个村(牧)委会、251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总3.9万人,其中藏族占98%。全县草原辽阔,在可利用草场面积中,冬春草场面积为806.4万亩,夏秋草场面积为1066.8万亩,分别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1%、56.9%。境内天然牧草草质好,营养丰富,适宜家畜的放牧饲养。
在公路建设上,全县已基本形成以县所在地为中心,以214国道为主骨架,以乡村公路为辐射的公路交通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