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绵竹中行垮塌受伤女的处境

(2009-03-09 11:07:00)
标签:

杂谈

    此文是我在四川地震灾区绵竹市采访中行大楼垮塌事件时,受伤的西南镇檀兴村二组村民钟娟写的自述。关于此事件的报道目前在网络上均被删除。为能将这一事件的真相留下些许印迹,这里我不再写15位亡者的情况了,只是将其中一位受伤者的情况展示于此,期望此文不被删除,也算我对那些亡者以告慰、伤者以安慰吧。

    本人钟娟,女,初中文化,家住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镇檀兴村二组。夫家父亲早逝,母亲有多年的风湿已年近60岁,儿子上幼儿园,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是老公,我的父母住在受灾最重的汉旺镇。
    2008年5月12日中午14:28分,我路过大南路中国银行处,突来的大地震把我的双腿埋在了中国银行倒下的废墟中,但我又幸运的被路过的三轮车管理站的肖全勋同志救起,被好心人用车送往人民医院,医院当时相当混乱,到处都是头流血、双腿流血和躺在地上的伤员,医院的房子成了危房,医生要把房子里的病人转移到草地上,又要为流血不止的伤员止血,忙得不可开交。家人找到我时已经4点过快5点了,我双手把断腿抱住正坐在医院的花台上,满脸是血,当时,医院根本没药,就是重伤员也只能坐在那里等救援的车往外地送,时间一点点过又无车,家人找来了一张躺椅把我移了上去,这时,余震又来了,我们的四周是医院的住院大楼和门诊,余震来时,人群一阵骚动,有的还被吓哭了,就在这时一阵哭声传来,一个小孩在无医疗条件下永远的走了,这样子的事情不时在发生,但谁也无法控制。家人怕我的心情受到影响,借来了一辆三轮车,把我拉到了飞凫大菜市的一片空地上,这里已经站满了躲余震的人,要我咬紧牙关挺到第二天早上,家人骑三轮车再次把我送到人民医院,我坐上了一辆转往体育场的救护车,医院所有的医生都在体育场,但是到了体育场后,这里仍然无条件进行手术,这里只是伤员的暂息点,救护车不断的把伤员往外地送,还有很多自愿者开着自己的车运送伤员,我坐上了一辆自愿者的车,把我送到了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这里虽有条件手术,但伤员太多了,我在三天后才被安排做了手术,术后,很多的自愿者和好心人来看望我们,并为我们送来了吃的和换洗衣物,有一位退休的阿姨每天都会来看我并询问我的伤势如何,我们住在医院的大楼里,这里也是余震不断,在6月的一天晚上,医院通知大家马上转移到草坪里,今天晚上有大余震,当时就来了很多自愿者帮助医生和护士转移伤员,在我被移到一个草坪里时听到了一个至今都令我非常感动的事,一位自愿者不肯休息,常期太劳累了,今晚转移病人竟晕倒了三次,医生要为他输液,劝他休息,他却说:“能帮一点是一点,液体就留给比我更需要的人吧!

    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料下,1个多月后我终于可以回家,家不过是一个临时的窝棚不足5平米,母亲和儿子,离异的哥哥带着13岁的女儿都住在里面,我回家后根本住不下,老公请来了朋友,邻居也帮忙把废墟清理了一下,用废材料搭建了2间稍微宽敞了点的窝棚,住的地方解决了,家里除了2张从废墟挖出来的2张床,无任何东西了,吃的是好心人捐的,穿的也是好心人捐的,现在回到家老公又无工作,只能在附近打点零工,地震前老公有固定工作帮人开车,我也能打点零工并接送孩子上学,现在全家只能靠老公打零工,接送孩子只能由年老体弱的母亲来做。

    夏天住在窝棚里,蚊子又多,40度的高温快把人烤焦了,心想冬天就不会热了,可是到了冬天,窝棚四处透风,里面又潮湿,老母亲的风湿又犯了,儿子天天说妈妈好冷,我想住我们以前的房子,我何偿不想呢?但是你爸爸的负担太重了,太累了。住以前的房子只能心里想想了。

                                                                             自述人:钟娟

                                                                          2009年元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