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京甘肃籍传媒人新年联谊会,欢迎老乡们积极参加

(2006-12-14 00:33:00)
标签:

杂谈

在京甘肃籍传媒人新年联谊会,欢迎老乡们积极参加

在北京的甘肃老乡们、同行们、朋友们:

大家好!

新年将至,感慨良多。每逢佳节,思乡会友。

这些年,我们见到过许多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甘肃老乡,尤其是咱们甘肃在京同行。每每老乡相遇,彼此不仅亲切而且感慨良多,许多人都有一个同感:“咱们在北京的甘肃老乡们应该好好聚聚,彼此不仅可以沟通,还可以相互给予支持与力量!”

仔细浏览网络,我们也看到,大家一直以来期盼着有一个老乡大聚会!让大家有认识、交流、联谊的充分机会。

    有的网友建议:“各位把自己的单位、地址、手机、座机、邮箱、MSNQQ、博客地址等发到我们其中一个人的邮箱,等整理好一个通讯录再分发给大家。”

    还有网友因失望而发出了这样的抱怨之声:“这么多甘肃的传媒人,就只知道在网上交流,似乎在生活中蒸发了一样。口口声声要聚会,口口声声老乡情深似海,但到头来还是各居一方,老死不相往来。”

的确,尽管如今与以前相比是一个连国家和民族的边界都有些模糊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但是,作为群居之社会动物的人类,毕竟离不开赖以厕身其间的族群生活,毕竟还需要在由与其有相似特点的人群组成的一个个“圆圈”中消解孤独感、不断激发生活的热情,毕竟还需要在以各种方式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深层互动中体验“人类关系的温暖”。

当然,身处五湖四海的甘肃籍传媒人同样需要一种“公共生活”,我们也无法割断自己与祖籍地的血脉地缘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天然”的地缘和血脉联系,才使得我们之间因某种“相似性”而获得了较之别人更多的交流语言。

    事实上,在私人空间之外,各种层次不同、场域各异的公共生活对于我们至少是同样重要。正如阿伦特在《黑暗时代的人们》一书中所写的,“如果公共领域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显现空间来使人类的事务得以被光照亮,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言语和行动来不同程度地展示出他们自己是谁,以及他们能做些什么,那么,当这光亮被熄灭时,黑暗就降临了”。

我们认为,为了这样的光亮不被黑暗完全吞噬,为了经由这样的“显现空间”以便温暖别人同时温暖自己,是到了我们相聚的时候了!

为此,我们倡议在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在京的甘肃籍传媒人来一个大聚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乡情、友情、同仁情在一个新起点上有充分的交融与发展,让每一个人在以后的岁月里多一份来自乡亲的力量与温暖、多一份友谊与关怀!

请大家拨冗莅临,共叙乡谊!

 

                                  甘肃老乡:

王克勤、崔克亮、王子恢敬邀

                                                2006-12-12

 

  

活动发起人:王克勤、崔克亮、王子恢。

活动主题:在京甘肃籍传媒人2006岁末迎新联谊会。

参会人员:生于甘肃、曾经在甘肃工作过的在京传媒人。

活动时间:20061231(星期日)下午15时至晚上22时。

活动地点:待定(提前一周以发邮件或短信等方式通知各位参会)。

活动内容:茶话联谊会、晚宴、歌舞晚会。

活动经费:采取AA制方式,预计每人100元。

报名方式: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报名时请注明真实姓名及各种详细联系方式)。

报名截止日期:为了便于我们提早根据参会人数安排这一大型聚会的活动场地,请要参加的老乡务必在20061226日前将报名申请发给总联络人。

总联络人:邱黎斌(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联系方式:13401182877   MSNqiulibin@hotmail.com    E-mail:qiulibin@126.com

活动回报:会务组准备把大家的详细联系方式制作成通讯录,用电子版分别发给每位参会者。

备注:欢迎部分老乡报名担当此次聚会的志愿者,为聚会提供报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