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21时,我的同事刘建锋来到我办公室,送来300元,他说;“给孩子们,他们太可怜了!”
之后,我便在报社的BBS上看到他写的以下这些话“我想要说,虽然我现在处于欠债7000元的状态,但我以为自己正在康复,经济能力将允许我捐一点,刨去我即将应付的开支,我捐300元聊表心意吧,而我想要面对许多经济状况比我好得多的本报同仁们呼吁一下,大家可否也都对这些悲惨的人们表表心意?”
今天一大早,我的实习生黄超拿出150元来,一定要我转交给那些孩子们,代表他及他的妹妹与表弟,这是三个来自陕西农村的学生啊。我了解黄超的家境不但不宽裕,而且十分拮据。他与妹妹在人民大学读书,家庭压力很大。他在我这里实习的这半年里,每次都是挤着公交数小时的赶路来到报社,在报社餐厅吃饭,他要的菜总是最普通的。
上午,我又接到兰州的一个中学生的电话,他要求为那可怜的丹丹捐上200元,请我代为垫支这份捐助。
至今,我已经收到七笔对邢台艾滋患者的捐助,共计2450元。基本都是新闻记者与学校师生的捐助,而且这些人都是生活并不宽裕的人!!!
这让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说,他现在要使劲的赚钱,等赚得够多了,然后做慈善,他说他的心是仁慈的。然而,当他赚了许多许多钱之后,他却一毛不拨了,有人提醒他,他说,救助弱者是政府的事情,我做了政府就要偷懒!我不捐钱是为了让政府不偷懒!他说的应该有道理,然而他只是说明了事情的一个方面,他忘记了自己是个人,是人就应该对于自己同类的痛苦有疼痛的感觉!这就是人性!!
尤其他自称,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曾经把做慈善作为自己的目标与理想。
由此,我便想到鲁迅小说里的一句话“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有一个朋友说,仁爱在自己心里,仁爱更在点滴之间,仁爱更在于做,而不在于说,行动才是本质!!!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想等到有钱时再布施,那就永远也不会布施;如果想等到有闲时再读书,那就永远也不会读书。”
说这么多,只是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而已。
也有人说,这是慈善机构的事情,你去找他们吧!现实告诉我,孩子们不能等待,他们需要温暖、他们需要医疗、他们更需要营养,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啊!所以我受不了,我要尽自己的一点心力去做,能做多少做多少,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人也有过这样的仁爱与善念,但朋友们告诉他,“这是政府的事情!这是慈善机构的事情!”于是大家便都开始等待与观望,然而,谁能想到一些政府官员更加的不可靠呢?
于是孩子们在他们貌似关爱实为冷漠的关注中走向死亡_sina_#8221_word__业娜擞涝对诒抑校钤谛腋V械娜艘坏阋哺惺懿坏阶约旱耐嘣谑苣选
更有人说,这是制度问题,然而制度的改良与进步,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啊?谁也说不清楚,换位想一想,如果自己的孩子像甜甜他们一样感染了艾滋病,不知道各位看官,将是什么心情呢??
换位想一想,别人的痛苦,其实就是自己的痛苦!因为我们是有情感的人类,我的同胞在受难,我岂能安睡卧榻!
邢台艾滋救助与捐助情况
序
姓名
联系地址
电话
电邮
捐助数额
要求
送达时间
1
陈琦
上海市 300(来信) 丹丹
2、 教师
北京新东方学校
500(转交) 甜甜
1221
3、 编辑
中国经济时报
500(面交) 孩子们
1221(已送200)
4、
张琴
徐州日报
500(面交)
孩子们
5、刘建锋
中国经济时报
300(面交) 孩子们
6、黄超
中国人民大学三名学生 150(面交)
孩子们
7、中学生
兰州某中学 200(面交)
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