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出租车业个体化改革调查

(2005-11-07 11:57:00)
标签:

杂谈

 

     2003326    中国经济时报

    三个多月前,也就是2002年12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用5个整版近4万字的篇幅推出了本报记者耗时半年多采写的深度调查——《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该文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剖析了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现行出租车行业运营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目前该行业体制是富了老板,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

    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反响极为强烈,业界更是异常关注,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应该全面改革出租车业现行管理体制,走市场化的路子。此事也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同志专门就此作出了批示。

    出租车行业的管理体制应该怎么改?今年年初,随着北京市有关部门一份改革草案的推出,关于是维持现有体制还是实施市场化改革的交锋被媒体炒得火热,以至建设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发文指出,近期不得出台新的涉及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和乘客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特别是有关出租汽车经营权和涉及出租汽车收费等方面的规定。今后,涉及出租汽车业政策的制订和调整,要充分考虑政策延续性和社会承受能力,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出租汽车从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并按规定的程序报批。

    2月上旬,浙江省温州市的出租车司机冯志荣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我们温州的出租车行业管理得非常好!国家得利,司机得利,社会得利,大家都高兴。”“没想到有的地方出租车司机过得那么艰难,我们温州的出租司机可以说每个人都过得是有滋有味。

    温州出租车全部都是个体的。可信吗?

    2月20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温州,在为期近10天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先后走访了50多位出租车司机及政府相关部门和出租车关联单位,结果发现:个体化,让温州出租车业一举多赢。

    温州出租车行业个体化如此彻底,其前提就在于温州绝大多数的出租车一起步就是由司机个人出资购买,另外,温州出租车经营权的民间自由交易由来已久,并且已经约定俗成。但温州也曾长期存在出租车司机与出租公司之间产权不明晰的问题。为此温州市分两步实施了个体化的改革:其一,1998年,政府投放300个出租车经营权指标公开拍卖,一举取得成功,首次将经营权、产权、营运权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其二,对原有车辆,政府以每辆3万元的价格,将经营权出售给司机个人。至此,通过拍卖与买断两步棋,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出租车行业的产权纠纷问题。

    本报今天刊发这组温州出租车业个体化改革调查,希望能为国内其他地方的出租车业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