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与美术“联姻”

(2017-04-28 08:01:00)
分类: 教育随笔

数学与美术“联姻”

学好数学,对美术有促进的作用。反之,学好美术,也有助于数学的学习。结合这学期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中《轴对称图形》与美术中的《对称》这一知识“联姻”,把课程进行整合,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一、数学与美术的对接,经验学科更容易掌握 
    数学与美术关系最密切的学科当属建筑学这一学科了,在建筑学中,美术的透视几何与建筑力学设计相互协调,才是一副完整的设计。数学的几何和美术的几何有着共同之处和不同点,在小学阶段,主要是说其共同点――“图形的运动概念的建立必须先积累大量的感官体验、操作经验,再经由多个层次的抽象活动才能完成。因此,教学轴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对接,建立起新知识的表象,积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体验性经验,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图形的运动特点奠定基础。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如图的一组剪纸作品,以这些剪纸 作品美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 借助已有的剪纸经验,通过观察,发现并归纳出轴 对称图形的表象。这些图像两边都一样的,纹样也一样,学生分别观察老师出示的一些剪纸的对称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检验对折后的图案是否一模一样。学生探究对折后图案的特征――“重合,探究图像的对称性,进一步建立起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部分重合的表象特征。 
  对剪纸图案的共同特征轴对称进行归纳、总结、抽象,建立起轴对称图形的表象:这些图案的左右两边是相同的;这些图案左右对折后会重合。这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奠定了体验性的基础。 
  在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对接中,教师首先要准确选择运动现象模型,选择学生最熟悉且最有利于体验、思考与探索的生活原型,并依据概念的内涵进行结构化处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运动特性相对稳定和凸显的学习素材,避免让学生学习走弯路。必要时,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手段,让图形的运动真正动起来、看得见,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动态表象。其次,要准确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图形运动本质特征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活动经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对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做好充分的分析,并弹性预设应对策略。 
  二、感知与实践,美术的具象帮助数学知识的掌握 
  美术,有着具象的特征,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通过视觉来感知的,因此,通过具象的感知,包括绘画、折纸、剪贴等等形式,都有助于孩子学习数学。图形的运动这种以积累体验性经验为主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经验更多带有显著的个人色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身经验与新知识融合,在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类比分析、归纳抽象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取舍、认同、完善,最终完成把表象与体验感受抽象、概括成正确概念的内化过程。 
  【教学片段】 
  环节l看一看,丰富体验性经验 
  师:谁愿意上来折一折,检验一下范图的小树是不是对称的?(学生到讲台前折.并结合图形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形成范图中的小树对折后左右两边重合的体验性经验。) 师:如果请你剪一棵小松树,你会选择剪哪一棵?为什么?(学生回答。) 
  环节2折一折,动手操作验证环节3比一比,正确理解内涵 
  师:这棵小树(范图中的树)对折后不是也有重合吗,为什么你们不叠它,)(多名学生上台结合具体图形描述自己对不完全重合的感性认识。在充分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与范图中的小树进行对比,并给出完全重合的概念) 
  师:范图中的小树是对称图形吗?那什么样的图形才能叫对称图形呢?(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师:这条折痕(指范图中的小树的折痕)是对称轴吗?(引导学生辩论得出:轴对称图形中的折痕才能叫对称轴。) 
  师:这样折(将范图中的小树随意折出一条折痕),得到的折痕也是对称轴吗?(引导学生辩论,进一步完善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形成清晰的结论:只有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折痕,才叫做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所获取的经验往往带有模糊性、片面性,甚至有不少错误藏匿其中。学生已有的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感性经验中常常对部分重合完全重合折痕是否等同于对称轴比较模糊,而这些恰恰是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关键。 
  在这些环节中,运用了美术的示范和实践的方法,设计了选择剪哪棵小树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看、折、比等环节,在观察选择――操作验证――对比领会――建立概念等操作和思维活动过程中,使自己对轴对称图形已有的认识从模糊趋向清晰,从形象趋向抽象,提炼出抽象的、数学化的知识经验。

数学与美术的完美结合, 美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