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采访

标签:
宋体两岸四地中医药科技合作糖尿病防治杂谈 |
分类: 【媒体专访与节目】 |
按:两岸四地糖尿病中医药防治论坛会议期间,本人接受了“澳门日报”采访。下文为采访内容,当日报纸摘要发表。
谈谈本次会议的初衷,合作和会议内容
大家知道,最新的糖尿病流行病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人群已达到9240,糖尿病前期的人接近1.5亿。因此,普及糖尿病知识,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中西医合作,探索糖尿病防治新模式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两岸四地科技合作中心有意在澳门推动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并与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糖尿病专业机构、知名专家合作,学习和交流糖尿病防治的新成果、新经验。这次会议以突出中医药、针灸在糖尿病早期干预方面的优势和成果为亮点,研讨未来防治新模式。
你对这次会议的印象。
这次会议的主办方是两岸四地科技合作中心,我们作为协办方在这次合作中,感受到两岸四地科技合作中心在会议组织方面表现出来才能,特别是周礼杲理事长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上的热情和对糖尿病等重大疑难病防治的关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认为,干一件事的热情,是创造性工作的源泉,成功的保证,至少我们从周老身上看到了这一点。此外,两岸四地科技合作中心的莫蕙主任在细节上的缜密考虑和干练的工作风格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
与以往会议不同,这次会议还有一个印象,就是糖尿病论坛和培训虽然结束了,但由这次会议碰撞出的火花会继续燃烧,因此,这是一次附加值很高的会议,播撒下了一些希望的种子。
你说的“火花”、“种子”是否意味着将来的继续合作
是的,这些年我们的研究已经显示了一些具有前景的“种子”项目,很适合在澳门生长。比如“糖尿病的早期干预项目”,“国医大师传承培训项目”等。我认为在大陆有一些成研究成果的转化还是低的,与我们期待的不相称。我认为我们在中医药的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等方面都有许多的结合点。
看的出你对糖尿病防治兴趣很浓,对此有何建议
今天,无论怎样强调糖尿病的早期干预都不为过,糖尿病研究和干预的重点要前移。糖尿病前期的病因、病理特点很适合中医、针灸的多靶点、多系统调节,此外,在分型防治、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依从性等方面中医药都有优势。我认为,如何把糖尿病放在更大的一个背景下来思考它的防治问题,环境和生态的改善是糖尿病早期干预的重要策略 。而中医药学优势将在认识论和方法学上做出贡献
另外,我注意到横琴中医药产业园的事,这是一个发展中医药的机会。从技术层面上,我有个看法,就是结合澳门的地缘特点,工业化的项目不是优势,而基于中医药文化、创新科研、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园建设及中医药服务贸易抑或成为一条道路。按照我的理解,这一条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