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脾气大的人容易脾气虚

(2010-04-03 11:3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与养生】

有一患者咨询医生。

患者:我经常犯困、不想吃饭、容易感冒……。

医生:你脾气虚。

患者:怎么办

医生:要吃点山药、枸杞子等补补脾气。

过了一段时间

医生:好点吗?

患者,原本好了。

医生:后来呢?

患者:后来生了一场气,脾气又泄了。

 

    脾气一般用来反应一个人的性情、性格或习惯特征。中医讲的脾气是指五脏之一的脾脏的功能。按照中医五脏理论,发脾气,爱生气、经常郁闷,按理应该是“肝”的问题。但是,肝和脾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肝气过旺,肝火太大,就很容易损害脾气。所以,生了一场气,脾气又泄了,这是有可能的。

肝火为什么容易损伤脾气。这是根据五脏配属“五行”原理来的。中医有个五行理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构成的,五脏也不例外。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也是按照五行间相生、相克等关系进行的。脾脏按“五行理论”属于“土”。肝脏属于“木”。

木和土的关系是,正常生理情况,木克土,就是木对土有个制约,如果木气过旺,过分的制约,那就是侵略,很多脾气虚的人早期都是因为肝木太强了,对脾土攻击造成的。所以,少生气不仅是对肝,同时对脾脏也是最好的保护。脾的功能好了,就不容易犯困、吃饭不香和感冒了。

    脾气大的人容易脾气虚,从中医讲是有道理的。中医的道理和中国的文字、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中医普及起来相对西医在某些方面要有优势。但是,关于中西医有个非常核心的概念要清楚。那就是: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西医的心、肝、脾、肺、肾五脏完全不同。西医的五脏看得见,摸得着,就是打开胸腹看见的那种解剖形态。而中医的五脏是看不见的(至少现在看不见),它是一组功能概念,也就是把不同的机体功能进行系统分类,分别用心、肝、脾、肺、肾来表达和概括。比如,脾功能负责食物营养的消化运输、主四肢肌肉,主统血等,所以,脾功能(脾气)不好,就容易消化不好,身体发困、四肢无力等。再举一些西医、中医不同器官概念的例子:意识功能,西医在脑,中医在心;情绪西医在脑,中医在肝;决策力西医在脑,中医在胆;储血功能西医在脾,中医在肝;造血功能西医在骨髓,中医在心和脾;一呼一吸,西医讲都在肺,而中医讲呼气在肺,吸气在肾等等。

    中医五脏理论的形成几乎没有解剖上的依据和思维,是在强调宏观的整体论思维逻辑,以及“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信念上逐渐形成的。如果把西医讲的五脏和中医讲的五脏混同起来,或是想从核心理论上进行中西结合的想法是荒诞。

相关知识链接:

五行属性和归类

l木:生发、条达

l火:炎热、向上

l土:生化万物

l金:肃杀、清静

l水:寒冷、向下

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根据五行特性,运用取类比象和推演方法,对自然界的事物、现象及人的生命活动进行分类,便构成了木、火、土、金、水五大系统,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对物质世界的分类和看法之一。

五行的生克

相生和相克,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没有克,就可能出现事物的过度发展,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一生一克,保证了事物及事物间的正常运动的协调与平衡。

五行系统模式图

 

脾气大的人容易脾气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