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余杭男孩溺水事件” 男孩家长这样说……

(2017-03-30 07:57:32)
标签:

杂谈

​​

http://qjwb.zjol.com.cn/images/2017-03/30/qjwb20170330a0002v01b003.jpg男孩家长这样说……" />



  3月14日,有网络热贴称,杭州余杭塘栖镇永泰村一个2岁的孩子溺水,送到医院抢救时,家长两次要求放弃,态度非常强硬。医生苦劝并说要报警之后,孩子才被送进ICU。孩子最后得救了。

  看到这个帖子,不少网友指责这个父亲冷血无情,不配做一个父亲。

  他为什么想把孩子带回家,是真的要放弃吗,他真的像网友认为的那样“冷血”吗?钱报记者找到这个父亲,来自云南的王军安,听他亲口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

没多想,我当时只是实话实说

  和王军安见面约在他上班的砖瓦厂,在永泰村一角,村民指路说看到一个高高的烟囱就到了。厂区内灰灰的,道路泥泞。

  记者一走近,引起一些干活人的好奇,一女的听说记者是来找那个溺水小孩家的,说,“哦,是个云南人,那家小孩的命真大。”

  王军安才29岁,但看着有些显老。儿子平平很爱动,哪儿有水坑往哪跑,王军安得时不时地喊他一下。

  站在砖瓦厂的空地上,看着平平又活蹦乱跳地跑来跑去,王军安有时怀疑这10来天发生的事是不是一场梦。可是家中那些好心人送的奶粉和尿不湿,尤其存入银行的一笔钱又切切实实地告诉他,是真的。儿子溺水了,然后被医院救活了,他不仅没出医药费还收到一些捐款,而他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个问题,“你当时在医院为什么会说出‘我们不治了,我要把孩子带回家’呢?”直到现在,王军安觉得自己当时就是实话实说:“我也没多想啊,就是觉得我又没有钱何必在医院呢,回来试试我们老家的苗药治治。”

  那天,有小孩掉河里了

  王军安来自云南广南县黑支果乡的山村,今年2月份,他和老婆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塘栖镇永泰村,他的岳父岳母在这里的一个砖瓦厂已干好几年了,他俩也想来。

  “砖瓦厂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作时可以带着孩子,用电动三轮拉砖时孩子可放怀里或者坐边上,堆放砖瓦时孩子都在身边,或者就让姐姐领着弟弟在砖厂里跑着玩也不会有什么事,虽然工资低点,但是住处不花钱,年底又有一笔奖金可以攒下来。”在只上到小学四年级、第一次到大城市的王军安看来,这是目前最适合他的工作。

  女儿不到5岁,儿子还差一个月两周岁,正是需要人照看的时候。一个不留神,就出事了。3月14日下午3点半,正在厂区堆放砖的王军安听到有人喊,“有小孩掉河里了”,他心里一惊,跑过去一看,正是他儿子平平。那条河就在砖厂边上,离他们住处不远,儿子落水的地方正是人们平时洗洗刷刷的地方,有个石台阶,估计是没站稳掉下去了。

  “幸亏那天有人开车经过,看到我儿子在河面上一沉一浮的,赶快把他拉了上来,否则等我们发现肯定来不及了,当时儿子脸都紫了。”现在想来,王军安还是有点后怕。

  不治了,我要带儿子回家

  儿子被送到了余杭区中医院,医生们马上在急诊室进行抢救,他和妻子等在外面。王军安说,这是他第一次进医院,此前在老家包括儿女出生都是在村里。他对医院的所有认知来自于老乡所述以及在老家时的一些所闻。“医院看病很贵的,尤其大城市里,你没有钱医生是不会给你看病的。”

  也正是在医院里,王军安后来的举动让人不解甚至引来指责。在医生表示要把孩子转到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治疗时,他说不治了,要带儿子回家,而且很坚持。“我是这么说过,不在医院治了我回家试试苗族土法”,王军安认为这没什么奇怪。

  “我没有多少钱,也没地方借钱,砖厂打工的老乡都和我差不多。”王军安是在自己的住处和记者说这番话的,那是一排砖平房,就在砖厂最前边,隔成了很多间,每户住一间,吃住都在里面。在王军安的房间里,还挂着两个鸟笼,“这是有个老乡拿来的,好像是附近一个人养的不要了,我儿子喜欢逗小鸟叫。”

我听老乡说ICU按小时收费,吓坏了

  记者:据医生介绍,刚把孩子送到医院时,你跟医生说希望尽力抢救,那时你是什么想法?

  王军安:对,我是跟医生说尽力救吧。因为我太清楚儿子的状况了,当时是我把儿子抱上救护车的,他的脸色都有点黑紫了。

  我儿子平时身体很好,很好动的,而那一会躺那里,眼睛都没光了,救护车上的医生不停按压他胸部(做心肺复苏),还电击了一次,也没见好。说实话,我觉得没救了。

  记者:后来孩子情况有好转,医生找你谈话,问是否需要转院或者进重症监护室继续抢救时,你为什么会说不治了,要把儿子带回家呢?

  王军安:医生问我是否要转到更好的医院,我肯定不转的,因为我想大医院花钱更多。余杭中医院对我来说就是挺大的医院了。我听老乡说,重症监护室收费是按小时的,很贵,要好几千,所以医生一说进重症监护室我就吓坏了。

  医生和我谈话时,也从来不提钱的事,我不知道要花多少钱,而我又没钱。我不是不治了,因为医生也说有一定希望,我想回家试试我们苗族的土方子。

  记者:你设想过自己执意带儿子回家的后果吗?

  王军安:我没想过不好的结果,因为在老家也有人溺水用土法治好的,就是把肚子里的水吐出来后,再用一种苗药煮水喝。

  记者:为什么答应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夜后,第二天早上你又提出抱孩子回家?

  王军安:医生又抢救一夜,我想那回家治的希望应该更大了吧。少在医院住一天应该钱就会少一点吧,所以我又提出回家。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反正是不敢借钱的,我从小就没有妈妈,家里很穷,我认识的人没有富的,我没地方借。

  记者:你知道有些人质疑你的做法,觉得你太绝情?

  王军安:我不知道,没看到过,这里没有电视,我也不上网,也没有人直接在我面前说过。我不是绝情,只是没钱。

  记者:医院免去了你的费用,对此你怎么想?

  王军安:我从来没有想过世界上真有热心人会去帮助不认识的人,在病房时还有人特意带着东西来看平平,我还收到了近两万元的捐款,已经存起来。我很感激余杭区中医院,但我一个山里人也说不出什么漂亮的话来感谢,当时病房里一个阿姨告诉我可以送个锦旗,我就去做了一个给医院。我现在就想等儿子再大一点,能记事了,我带他去医院感恩,告诉他是这个医院的医生救了他。

  记者:以后什么打算,会继续在砖厂吗?

  王军安:会继续干个两三年吧,砖厂老板也挺好的,当时还送钱到医院。等儿子能上幼儿园了,我可能去找份别的工作。我也知道有的工作工资会高一点,就像我舅子就在一个五金厂。若我一个人上班老婆在家看孩子年底就剩不下多少钱,我以后会好好看着孩子。

  (采访结束时,记者准备要走,平平从屋里端一个碗出来,是早上剩的面条,平平就大口大口吃起来,“那是凉的呀,他刚出院,能吃吗?”“没事,习惯了。”)

  少在医院住一天应该钱就会少一点吧,所以我提出回家。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反正是不敢借钱的,我从小就没有妈妈,家里很穷,我认识的人没有富的,我没地方借。


医生左昔清:不救,孩子就死路一条

  “医生,我们不在医院治了,我要把儿子抱回家。”这是从医20多年来,左昔清第一次在与病患家属谈话时听到这样的话,尤其还是在有希望救治的情况下。当天在现场救治的医生急了,医院行政总值班杨志伟与左昔清等医生和家长商量,“能不能给我们医生一天时间,如果孩子还没好转,再带回家。”

  之后,余杭区中医院近20名医护人员紧急投入了一场结局难料的救治之战。所幸结局圆满,孩子得救了。当时家长都说要带孩子回家了,为何医生还要坚持?

  追问一:为什么一定坚持救

  当时认为希望很大,不能放弃

  讲述人:左昔清(余杭区中医院ICU兼急诊科主任,参与抢救,多次与家长谈话)

  余杭区中医院位于塘栖,是镇上规模最大的医院。

  3月14日下午4点左右,正在ICU的左昔清接到急诊室电话说有孩子溺水。左昔清接到电话就和同事章建良去了急诊。

  4点26分,救护车到达医院。“当时情况不乐观,孩子爸爸当时说那医生就尽力吧。”

  这是左昔清第一次和家属谈话。“医生尽力吧”,这几乎是所有家属对医生的请求,左昔清并没觉得这个爸爸有何不一样。

  转折发生在抢救两个多小时后。“那时孩子生命体征稍微稳定一点,我们询问家长是否需要转到省儿保,如不转院,就得进本院ICU继续治疗。”这次孩子爸爸的回答却让参与急救的医生们懵了,“不治了,我要把孩子带回家自己治。”

  “那个爸爸很坚持,最后表示他没钱。我们在场的医生就和他商量先不提钱,希望能给医生一天时间。”最终,孩子进了ICU。

  为什么在家属选择回家的情况下,医院要坚持救治呢?左昔清说,“当时在急诊室抢救了两个多小时后,小孩瞳孔对光有反射,自主呼吸也出来了,血压也稳了,说明救治希望非常大。但家长的坚持,也让我们觉得要更慎重地决定,对孩子情况进行更全面的评估。”左昔清强调,他们不是盲目坚持,而是在救治有希望的前提下坚持的,“救,有活的希望,不救,孩子就是死路一条。”

  追问二:不担心风险吗

  压力很大,不过底气也有

  讲述人:章建良(余杭区中医院ICU副主任,为有效救治孩子,当晚求助医生同学群)

  小平平转进ICU后,章建良是当晚的值班医生。

  “当家属同意继续抢救后,我们所有医护人员的压力是很大的。”回想当夜的抢救,章建良坦言很紧张。在和本医院儿科医生一起制定治疗方案时,章建良又想到了他的同学群,里面是余杭各个医院的业务骨干。章建良在群里发布信息,“患儿云南人2岁,溺水,复苏后,苏醒希望很大。目前烦躁,呼吸机不配合,镇痛镇静方面,请给我一些指导。”章建良的求助立即得到回应,有经验的医生迅速给出建议。

  “当晚许多医生真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传授给我了。”章建良说,“可以说当时是汇聚了整个余杭卫计系统的力量在救治平平。这也是我们坚持不放弃的底气。”

  追问三:费用问题怎么办

  医药费由医院捐款解决

  讲述人:杨子健(余杭区中医院党委书记,对孩子父母表示治疗的钱由医院来想办法)

  最终让平平爸爸安心在医院继续救治儿子的是余杭区中医院党委书记杨子健。

  在平平进入ICU救治一夜后,王军安于第二天上午又找到医生,坚决要把孩子抱回去自己用老家土法子治,“你们现在不问我要钱,以后肯定还是要来找我的。”

  杨子健代表院方来到ICU与家长沟通,“你把孩子留下看病,医药费我们医院负责,我保证医院以后也不跟你要钱。听了我的保证,孩子爸爸才点了下头。”

  杨子健表示,在和王军安谈话之前,他先去看了孩子的状态,“我得判断下孩子的恢复情况,像他们这种家庭,若产生后遗症等那将不堪设想,而当时观察孩子情况比较好,这样我和家属谈就比较有信心。当然医院也没法直接减免费用,我们决定发动医护人员捐款。”

  捐款共3万元左右,平平的治疗费是7000元,杨子健表示,剩余的钱医院会设立一个爱心慈善基金。

  左昔清强调,他们不是盲目坚持,而是在救治有希望的前提下坚持的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