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儿子发病时甚至对干丽君挥刀相向,可是邻居们说,老夫妻从来没有说过儿子的不是。而在邻居们口中,经常会出现的是这句话,“曹辉生在这个家里,太幸福了。”
低保金都给儿子买吃的,儿子爱吃的东西夫妻俩从来不碰
考虑到曹辉的具体情况,2007年11月,以他个人名义申请了低保,从每月285元慢慢增长到后来的849元。
曹家省吃俭用在整条街上是出了名的。电器基本上是出嫁的大女儿支持的,从来也不买新衣服,都是亲戚的二手货。
但是对于曹辉的要求,夫妻俩基本上有求必应。
事实上,曹辉的需求,仅限于吃。
每天睡觉前,干丽君都会问儿子第二天想吃什么,而第二天都会给儿子买。早饭,夫妻俩喝粥,曹辉能吃至少4个小菜包。方便面、千张包也是经常上桌的食物,因为曹辉爱吃,夫妻俩都留给了他。
“他最喜欢吃油墩儿,就是萝卜丝裹着面粉炸的饼,现在街上都买不着了,我就自己做。”干丽君一次做上10个,看儿子吃得满嘴都是油,自己就很开心。
“低保的钱,都用来给他买吃的,他吃得很开心。”干丽君说。
9个年头领了近6万元低保金,父母把这笔钱捐了出来
然而前不久,曹辉摔了一跤,3月28日晚上9点多,很突然就走了,才37岁。
简单的丧事办完,夫妻俩做出了一个决定。
“因为得到了政府的照顾,我儿子才能养得这么好。这么长时间他也是靠着低保在生活,我们也想回报一下社会。”夫妻俩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我们存钱的原因,是想着我们老两口走了以后,能给他留一点钱。但是现在用不着了。”
干丽君去社区查询,从2007年11月到2016年3月,曹辉所领取的低保总额有5.91万元。夫妻俩想干脆凑个整数,从自己的积蓄里拿出了6万元。
4月13日上午,老人带着钱,找到滨江区慈善总会,要求全部捐出。干丽君说:“我们夫妻俩加起来每月也有5000块的退休金,身体也挺好的,够吃够用了。”
目前,这笔钱已经汇入慈善总会资金账户,将会通过慈善救助,帮助其他同样有需要的困难家庭。干丽君表示:“如果是能帮助一个像我儿子一样的人,让他也很幸福,那就好了。”
本报通讯员 宋桔丽 王利军 本报记者 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