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走了钥匙的张士超,为什么一夜爆红

(2016-01-18 09:36:58)
标签:

杂谈

  过去的周末,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张士超”火了,上了微博热搜、刷了朋友圈、还钻进了你的大脑。

  这是一首上海青年指挥家、作曲家金承志创作的魔性大合唱歌曲,歌名《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歌词直白、曲调铿锵有力,以至于满世界都在哼哼这魔性的神曲,以表示找出张士超和钥匙的决心:张士超你到底是谁,赶紧把钥匙交出来啊!坟蛋(混蛋)!!

  钱报记者查找相关论文,并请教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毕业的科学青年小贾,为大家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为什么这位张士超走红了?

拿走了钥匙的张士超,为什么一夜爆红


  

  哦哦哦啊啊啊

  “耳朵虫”又来了

  不可否认的是,张士超一夜爆红,成了继《忐忑》、《小苹果》之后,又一首不断在人们脑海中回放的网红神曲。

  “啊啊啊啊啊啊~~~哦哦哦哦啊啊啊~~~铛铛铛铛铛铛铛!”“张世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儿了?”为什么你的脑海里,这调调,伴着张世超的“事迹”总是挥之不去?

  因为“耳朵虫”来了。

  小贾说,科学上的“耳朵虫”概念,学名是“不可自主的音乐想象”,它的物质基础,就是来源于大脑的神经活动。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心理学家发现,当“耳朵虫”出现时,即便并没有音乐环绕,大脑的反应和听到音乐时的反应是类似的。也就是说,此时听觉皮层开始活跃。

  “即使只是通过想象,负责听觉信息处理的听觉皮层也会活跃起来。”神经学专家解释,这种“听觉想象”活动,重现了我们听到旋律时的大脑反应。

  一旦耳朵虫“粘”上你,那首歌就很难从脑中去除,它就像被蚊子咬了一样,越痒越挠,越挠越痒,直到陷入不断的曲调循环中。

拿走了钥匙的张士超,为什么一夜爆红 

  大脑图轻松

  欢迎“耳朵虫”

  “耳朵虫”也有一个种群,它们是按照歌曲的调调形成的,在它们内部,也存在强弱。

  “耳朵虫”中间还存在强势者,魔性的神曲就是强势“耳朵虫”军团。

  辛辛那提大学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曾经统计了一个“耳朵虫”的排行榜。那些高居排行榜前列的歌曲,大多曲调简单,音调循环充分,具有强烈的节奏,而且音乐的主题周而复始地持续出现。

  这不正是神曲么。所以它们更有优势,能够消盖过其他旋律,占据你大脑的听觉想象空间。

  不过“耳朵虫”花名带有个“虫”字,它就不像心理学上的另一个概念强迫症——会让大脑非常的紧张和疲劳,“耳朵虫”讲求轻松。

  信息时代,人类在海量信息的轰炸之下,大脑是很辛苦的。神曲中有简单的旋律和词句,对大脑而言处理起来很轻松,大脑就会觉得愉悦,因此对神曲本身也产生了好感。

  小贾介绍,心理学界一般认为,“耳朵虫”现象虽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无害的。

  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毕曼发现,大部分“耳朵虫”只会持续30分钟左右的时间。

  “‘耳朵虫’的困扰程度和时间无关,你越注意到它,它给人心理带来的厌烦越严重。”毕曼解释。

  不过不同的人,出现“耳朵虫”的概率不尽相同。

  比如,从性格讲,如果你是处女座这类比较敏感的人士,你更招“耳朵虫”。这可能也可以从某方面解释,为什么女性往往更容易受到“耳朵虫”的青睐。

本报记者 章咪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