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互联网 ”概念再一次成为坊间热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 医疗”上领先一步,建成国内首家有实体医院背景的“云”医院。
而作为一家诞生于1869年的百年名院,浙医二院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互联网。

这个流程告诉你,看病可以更便捷
就医过程:从4~5小时缩短到1.2小时
患者:赵女士
周日9∶00
她通过支付宝窗口预约,支付宝付费
手机显示:请于周一早8∶50
周一8∶52
赵女士进入诊室问诊
9∶10
赵女士问诊结束,并通过支付宝结算B超费用和药品费用
9∶15
手机显示请于9∶30到B超1诊室检查
9∶40
手机显示10∶30B超结果将推送到您手机上
9∶50
赵女士离开医院回家
整个问诊过程,赵女士在医院逗留仅1小时20分。
相较于传统医疗,同样一名需要化验、检验、取药的病人应用移动医疗,整个看病过程至少减少4次排队,加之支付和取报告都可以通过移动端实现,就医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平均缩短为1.7小时,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目前,邵逸夫医院正在积极与省人社厅联系,希望能够将医保卡整合到线上,彻底实现在线医保结算。如果“改革”成功,以后医院里95%的患者将不用排队就能准时就诊。
手机上点点,在云端看疑难病
蔡秀军医生做完一台手术,坐在更衣室休息片刻,拿出手机打开“纳里医生APP”,输入个人用户名及密码后登录;
显示两位患者需要会诊,申请医生来自杭州笕桥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
点开患者信息,蔡秀军医生仔细查看了B超结果,并给出诊断建议,关掉APP并收起手机,又进入手术室去做第二台手术。
手机端“会诊”成为邵逸夫医院医生工作常态化的一部分。“云平台”的会诊请求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为患者进行会诊,减少了基层患者的舟车劳顿,同时,也让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的患者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从社会效益讲,也缓解了交通压力。
医院窗口挪到指尖上,住院缴费不再忙
浙医二院推出了全方位智慧医疗。每天有8000~10000人通过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通过自助机结算的也超过了50%。今年,浙医二院把无人服务模式从门诊延伸到住院。
医生开了住院单之后,不用去入院中心排队,直接到指定的住院楼,拿出就诊卡,在一楼的自助服务终端一划,机器会自动打印腕带、入院首页等资料,带上这些东西,前往指定楼层,找到护理台和护士对接就可以了。
住院期间,如果想知道每日费用,就诊卡一刷,费用清单随时可以查;需要纸质清单的,可以选择自助打印;这样一来,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出院了,也不用到出入院中心排队,收拾好随身物品,到一楼大厅刷一下卡就可以。
出院病人,如果有出院带药,手机APP还会向病人推送提醒信息,必要时还会追加短信提醒,询问病人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
浙医二院院长助理徐翔解读说:
传统的窗口隐身到手机里,就医过程更加便利、更加高效。和支付宝、高德导航合作,医院开通了免费WIFI,患者用手机就能享受导航服务,实现了支付宝预约、挂号、结算。一卡通支付还将医疗服务扩展到患者在医院里可能发生的其他结算活动,如停车、就餐、购物、租借轮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