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孟索宇:《如何在声乐演唱中唱成“富人”而非“穷人》(孟索宇: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2010级)

(2014-03-29 09:46:05)
标签:

杂谈

老师好,师哥师姐们你们好:

 

  首先,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有的师哥师姐对我是熟悉的,还有的是你们不知道我,但是我对你们是久仰的,嘿嘿),我是孟索宇,你们的师弟,是老师在河南老家的一名学生,我认识老师的时候是在老师老家的一所师范性质的大专读书(现在是在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读书)。我和老师结识是12年4月份,老师带着肖冠一师哥在我们学校开了一场主题是“故园放歌”音乐会,之前学校也请过一些有比较有重量级的人来办活动,包括了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白燕升和一些当地颇著名的歌唱家和国家级的一些怀邦表演艺术家等等,但祁老师带着肖师哥的那场音乐会是我从到我们学校以后在学校里听到得最激动、也是最能用爆棚来形容的一场音乐会。但是那时的我不像是现在对声乐有了较为深入和正确的认识的时期,我只是从我当时自身的认知范畴觉得,老师的声音怎能如此的宽厚和透彻、歌曲处理的怎能那样的深入人心。我刚才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那段记忆,那场音乐会给我最有冲击力度的和感动一首歌莫过于《故园恋》。前后我反反复复听了那段视频,老师演唱的那首歌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和感慨。大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听完的一些感动和浅薄的理解:老师演绎这首歌的前一部分,我觉得像是对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在诉说,是很平淡的在讲故事,但是既不是在快乐或难过的分享,更不像是转述或是照本宣科的读,而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的是歌者的回忆,回忆里也许的淡淡的忧伤、些许的美好和薄薄的思念。隔着朦胧的雾气有田地、有山、有孩童、有青年、有朝霞、也有夕阳。我的感觉这就是老师在给我讲述她的家乡,她记忆中的家乡,不是充满极度的赞扬,也没事丝毫厌弃之意,不卑不亢,不忙不慌的在和你讲述。后一段是情绪的起伏,像是听见了家乡亲人的呼唤又像是回到了多年不见的家乡,我听到了激动、感动,也使我更激动和感动。尤其是最后一句”同一方沃土,同一个蓝天”,当时我猜想这该是个多么大气、内心能有多么强大的力量的女人,能把最后一句唱的如此之大气之宽广啊,甚至我感觉唱出来世界大同的味道,哈哈。。。这是我个人对老师的处理的浅薄理解,是感动我的地方,如有不对的或是不全面的地方,希望老师和师哥师姐们可别笑话我啊。之后我就慕名的通过微博和电话的联系拜访了祁老师,算是从那时和老师结缘的。 (哎,哎呀,有点儿扯远了... 差点都把老师要求的主题给忘了。)下面,我也按照祁老师给的提示大纲和借鉴师哥师姐们的模板来表达一下我的理解吧:

 

一、声音

 

    接到了老师的命题的时候,我首先把歌唱成富人和穷人的大致概念在脑子里梳理了一下,就像老师讲的:穷富的决定,首先是能否唱出自己各自的声音条件,能否展示出你自己的嗓音条件,是决定你是穷人和富人的关键。我想了一下,觉得我本身是个音乐上的穷人,我没有别人眼里足够良好的嗓音条件,就像没有房的人一样。其次,就是觉得我也许还有一辆车(只不过是一辆自行车,呵呵)、音准和自认为还不太差的乐感吧。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有一颗创造财富的双手,一颗热爱音乐和敢于追寻学习声乐的心!只有有了这双手,你才能创造财富成为富人。如果说,我的启蒙老师和后来的老师给了我第一桶金的话,那么,祁老师则教会了我挣金子的本领,与其说前面的老师给我的是“鱼”,我更期望得到祁老师给我的“渔”,“授我以鱼不及授我以渔”。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跟您上的第一节课时,我的声音只能是用差劲形容,如果我是您的话,我肯定嫌弃孟索宇这个学生,没条件没条件不说吧,连最起码的自己的声音都没有找到、更别说让别人能听出来我有声音!还好,您没有嫌弃我,而是耐心的引导我,让我最终知道我自己的声音原来是长的这个样子。我跟祁老师学习之前的声音简直可以说是“撒气漏风”,之前看到林子师哥说他是漏气,但是我不光是漏气,而是完全没有闭合的概念。这也是我觉得咱老师的神奇之处,能用一节课就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可是让我自己恼恨自己的是,我用心不够,没能每句都按照老师要求做到,但是老师还是让我真实的、并且清楚的了解到了正确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发出的。就像师祖爷郭淑珍教授在沈阳对我说的:“你说话声音不是挺好吗,怎么说话就怎么唱”。

 

    祁老师教会了我这一点:怎么说话怎么唱。我觉得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节课,通过老师让我用气泡音练声和用‘欧’音练声,使我之前满嘴的口腔音和漏气有了质的改变。当然,还有老师教的咬字方法:字头、字腹、字尾如何清晰的掌握,(方法详见2014.3月出版的林晨和赵慧提交的论文里)。我觉得还有一点,也许是我自己的问题,但也许也是声乐学习中很多人也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在每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脑海里,关于声乐学习的名词太多,什么靠前,靠后,位置等等等等,当然这不是声乐学习中不要考虑的东西,而是对于还没有对自己声音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调整能力以前不能、也不应该、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我个人是这样人为的,不知道对不对),我当初就是这样,脑子里一堆名词,自觉的自己懂的倒是也挺多的,实际上反而是害了自己。回到学校之后,我用祁老师的方法唱,同学说你这倒好,学回去了又,你听声音白白的...在那个当下,我只想对他们说两个字:呵呵!郭祖师爷曾告诉我们说:“白有什么不好?!白的声音不就是说话的声音吗,说话的声音是错的吗,如果不是错的,那么你唱的白的声音就不会是错的”。我在认识祁老师之前,我学习了至少6年的声乐,前两年是白费的,我的启蒙老师是个江湖骗子,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说一句他的原话:——孟索宇,喉结往下压,——老师,我这样唱难受——不怕,美声就是这样的,往下压,越压越好,习惯了就好了。但是我还是非常的感激他,如果不是他的话,我现在应该是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了吧。后来又跟了好些老师,也是各地跑着上课,有全国重点院校毕业的老师,也有音乐学院毕业的,后来来到了我之前上的大专学校,认识我的大学老师,也是祁老师的师妹武威老师,吴老师教会了我唱歌要用情和处理一些歌曲,直至见到祁老师,6年我才认识了自己的声音。上完课后,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她估计是听出了我情绪不好,就一劲儿的问我怎么了,我说祁老师说我之前的方法不太对,说着说着我激动了,我用有些哽咽的声音说:“之前这么多年白学了!”于是我妈一句话说的我平静了,她说:“那你还哭啥,白学就白学了,你不是知道怎么是对的了吗,你比有些学生幸运多了,他们还错着那!”。感谢我妈!感谢老师!

 

二、声乐

 

     说到了这个第二点,我有太多的东西想和师哥师姐们讨论了,希望你们不要嫌弃我啰嗦啊、哈哈。

“从所演唱的作品中能否让听者从中听出这首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能否通过自己的演唱,让大家从中得到享受、感动、启发和指引。如果演唱者能够让所有听者能够因你而产生心理、思想共鸣,让听者从中受到启发、指引、那么你就是一个富人了,反之,则是穷人。——祁伟耿老师”

郭淑珍祖师爷说:“现在太多的人会唱歌了,唱的还挺好,多好。但是,你们要唱的跟他们有区别,他们唱的是歌,你们要唱的是艺术!” 我的一个朋友,在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学小提琴,有一次他让我听两个小提琴演奏的视频,第一个是一个超级牛逼的技术型,第二个是另一位演奏家演奏的同一个乐曲同一个速度,但是我听完的感觉不像是第一个那么的使人急躁,反而像是行走在高速公路,飞驰但是平稳。他问我第一个感觉拉的技术牛逼吧,第二个技术是不是感觉不像第一个那么的牛逼,如果再让你听一遍你听哪个?我想了会说第二个。后来他对我说了他老师对他说的原话:他们两个一个拉的是声音,一个拉的是音乐,至于哪个是哪个,你自己回去听吧。一个是声音一个是音乐,不正好和我们的声乐相通吗?!声音加音乐才算是声乐吧。有的人唱的好响、声音好大,但是有的人只是用对话的音量却唱的你泪在眼眶打转。祖师爷郭老师在沈阳音乐学院的讲座上举了一个例子:大部分人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是用同样的音量、同样的起伏、甚至同样的情绪在演唱,但是师祖说其实不然,就像祁老师给我分析的:怒发冲冠是一个情绪一个意境(怒发冲冠表达的愤怒肯定是极大的)凭栏处 潇潇雨歇又该是另一个情绪和意境(天空漂着雨,独自的满怀心事的抚着栏杆望向窗外)这两句肯定不会是一个情绪,到抬望眼扬天长啸 才有回到了怒发冲冠的情绪。听完我恍然大悟,对啊,这显然是没有理解当时岳飞的心情,压根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同时我也想到,那大家为什么都要这样唱那?第一,肯定是没理解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的要表达的意思,第二点就是,大家都这样唱!是啊没错,身边肯定有不少这样唱的人,所以我也要这样唱,你也要这样唱嘛!这是我觉得的!我想说,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冷静的思考和理解,祁老师教导我说,在处理作品正确的基础上适当的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他设定一个假象,比如《想亲娘》里的那一句“船到江心不拢岸,眼望青山哭一场”为什么还没靠岸那,就先哭一场那?老师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一个前提或是故事背景,比如这个就可以假想成老母亲病危,就差这一分一秒就见不上老妈妈的最后一面了(说到这顺便再提一下祁老师讲的“船到江心不拢岸”这一句,要区别于前边的速度,要放慢速度,你越急你越要慢,这样观众会觉得急切的都替你急,你越愤怒你越要表现的安稳,越要压抑着情绪的爆发,这样的反作用力才会更强更好!我现在使用的是这样的方法,也不知道对不对,恕我斗胆的拿出来和师哥师姐们探讨一下吧,还望多多指点。

 

    我现在每拿到一首新歌的时候都把他当做中小学的短文阅读先去做一遍,先是去对歌曲大纲做了解,要了解歌曲的写作时期和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写作这首歌曲时期的背景等等,然后再在歌词中一句一句的分析。前面举的例子是从歌词角度去考究,下面我举一个从歌曲背景来进行分析的。祁老师处理的亨德尔的《绿树成荫》的时候说让我去看这首歌曲的歌词,然后我想的是在森林里参天大树的绿荫是如此的辽阔和宽广,我以前唱的时候只是认为应该是很宽广的演唱,不能太小家子气。但是老师分析的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老师说这是一首宗教歌曲,首先你要知道这首歌表达的是爱,是大爱,是上帝的爱,绿树可能代表上帝,绿荫则是上帝的爱庇佑着我们。天哪,以前只知道这个是一首在教堂里唱的类似圣咏的弥撒曲,却没想到这是上帝的爱,亏我还是一个基督徒,却没领悟到半分!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关于钢琴伴奏和谱子。三行谱是肯定要看的,我的钢琴真是不敢恭维,之前压根就看不太懂下面那两行谱子,但是听了祁老师的教导,我从一开始逼着自己看,后来慢慢能看懂一点,再后来自己能把前奏的大致旋律哼了出来。还有标记,之前也是压根看不太懂,以前乐理和作曲学的标记符号大多数都没记住,记住的也忘了,没关系,我从头开始,一个一个查,查完以后拿铅笔标记在谱子上中文意思,一定唱的时候要结合符号要求的去做,除非有另外特殊的处理,如刚才《想亲娘》的结束句“船到桥头不拢岸”给的是a tempo 但是我们做了放慢处理。我自认为好钢伴是要托着歌者的声音和情绪向前进,并且在适当时候给予歌者的情绪以补充和递进,而不是喧宾夺主式的演奏和一味的渲染情绪。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个祁老师对宁翔良子老师钢伴处理的故事,祁老师唱的是《鸟儿在风中歌唱》,有一句是“不知为什么,不知为什么”两个为什么后边的伴奏是钢伴双手两个和旋四次强调性演奏,良子老师一开始是按谱子的音高给了四次和旋,但是祁老师停了一下对宁翔良子老师说:这个你需要帮我弹出来疑问的感觉。于是宁翔良子老师按照老师说的给了两次带有疑问乐感的和旋。顿时,我觉得整个曲子的感觉一下子就又上了一个层次,祁老师的音乐感觉和音乐素养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最后我们演唱的终极目标,也就是祁老师讲的能把技术、感情和文化融合一起演唱的人,就是富人,反之则是穷人。

 

三:结束语:

 

    我是一个崇尚诗人精神的人,不问出处,不在乎饮的是琼浆或是甘露,关心的是自己的喜爱和路旁的野花。在我的心里,我们的祁老师就像是一个充满诗人气质的人,或者说她就是一个女诗人是吧,这么的有才气。不像有些老师是名利、迂腐的。她是第一个让我以这样的方式把对学习声乐的感悟说出来的老师,不是说很特别,而是觉得她是这样的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觉得我如果有了学生,我会很怕他们叫我老师,因为我怕我教不得他们,教不得他们处事、做人。教不得他们善待生命。而这样就妄了他们叫我的一声:师!而祁老师是我最愿意、也最值得称她为师的人,她不仅一字一句的教导我们,并且身体力行,为我们做着榜样。相信大家都看了赵慧师姐写的:有多少人羡慕我们有这样一个老师可以天天在身边。对我,我就是那些羡慕者的其中之一!师哥师姐们,我是真的羡慕你们,羡慕你们可以和老师有着这样的学习历程。请你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老师和音乐学院的资源,这是我们这些被音乐学院拒之门外的学生心里最最求之不得的渴望和不能、而羡慕你们可以不管曾经付出多少努力也好,却是现在能“信手拈来”的一切。

 

    我的大学期间很快就要结束了,如果我没有升本并且放弃考研的话,我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一年了。时间真的很快,请我们都要在“课余时间”好好地享受这个大学的时光,也只有大学的这个时光才能做得这个事情。最后,拜托诸位哥哥姐姐多多照顾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大姐姐,也是我的老乡(哈哈)祁伟耿大美女喽(听说最近她因为卖俏又调皮的发烧了)!!!写了不少,是我的一些肺腑之言的废话,希望师哥师姐别嫌粗糙,也希望对大家、对我都有些帮助!

 

                                              

                                                 孟索宇

                                    2014. 03. 29 写于:河南省商丘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