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辉:风险损失的分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2010-12-06 02:13:47)
标签:

财经

分类: RM知识库

风险损失的分类

——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文/黄辉

过去20年中,金融风险专家已经对风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掌握了各类风险的基本原理,其中最核心的一条规律是,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各类风险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或β分布的特征。

风险可能带来损失。风险计量的对象是未来可能发生损失的大小。金融机构要测算某项金融资产今后一年中有多少损失,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用统计学原理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关键是两个指标:一个是平均损失值,另一个是一定条件下的最大损失值。

平均损失值反映的是总体风险的大小。一般情况是,实际损失总量大于或小于平均损失值,围绕平均损失值上下波动。平均损失值只是反映了风险的一个特征,风险的另一个特征是实际损失围绕平均损失值的波动程度,即损失波动性。同样平均损失值的两个风险,一个损失的波动性很小,另一个很大,对风险管理来说,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管理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风险管理中,一般用最大损失值来衡量损失的波动性。在实践中测算最大损失值时,一般不会去测量100%可能的情况下的最大损失值,而只能是假设一定条件下的95%、99%或更高百分比可能情况下的最大损失值。因为如果要达到100%,意味着要万无一失,最大损失值会很巨大,这意味着成本巨大,大到无法经营的地步。这个一定条件是由金融机构根据风险管理需要设定的。条件高低的设定取决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态度,喜欢多承担风险,条件就设定得低一些,反之就高一些。如99%可能情况下的最大损失值必定要比90%可能情况下的最大损失值大,经营也就越稳健。

如果只是笼统地讲损失,要想在管理上有效地应对风险是很难的。因为损失始终不是一个确定值,它可能很小,小到接近零;也可能很大,大到可能对经营来说几乎无限大。在这样大范围的变动内,金融机构很难采用有效手段管理风险。比如,如果把可能的损失都加到成本上,产品定价过高,根本不可能被市场接受,金融机构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如果有些必然会发生的损失不在成本中分摊,金融机构同样也会最终在风险积聚到不能承受时倒闭。如果要用资本来覆盖所有可能的损失,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损失可能会无限大,同样使金融机构不能生存。因此,只有按照损失的分布规律,把损失分成几个部分,然后针对各部分的特点,分别采取产品定价转移、资本金覆盖及其他有效方法,才能实施风险管理,才能达到既管住风险又在经营上行得通的目标。因此,细分损失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础。一般地,风险损失可划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

第一部分是平均损失。这一部分损失相对来说是比较确定的。可以用相对确定的办法来处理,就是把平均损失值作为一种风险成本计到产品价格中。也正是由于平均损失值的相对确定性,我们认为这种风险产生的损失应该是可能提前预期的,因此也称为预期损失。

第二部分是一定条件下的最大损失值超过平均损失值的部分。这部分相对不确定。一般情况下,实际损失只在平均值附近,不会到达最大损失值的程度。只有在很少的特殊情况下才会接近最大损失值,因此叫做非预期损失。

第三部分是超过一定条件下的最大损失值的损失。这部分的最大数值无法封顶,在风险管理上也正是无法完全解决的一个缺口。由于超出最大损失值的情况发生的概率极小,一般肯定是发生了极端不利的情况,因此称为极端损失。

综上,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可以简单表述为:

1、全部损失=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极端损失

2、预期损失是指平均损失值,与容忍度的设定无关。

3、非预期损失是指在设定容忍度下,最大损失值超出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

4、极端损失是指在设定容忍度下,在极端情况下,超过最大损失值的那部分损失。

容忍度是金融机构对风险损失容忍的程度,是计量最大风险值时,损失未被资本覆盖的可能性。尽管容忍度是人为设定的,可大可小,但容忍度并不是可以随意设定的,因为不同的容忍度决定了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之间的划分。

在风险管理上,对待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的手段是截然不同的:对非预期损失,金融机构要用资本金覆盖;而对极端损失,只能用压力测试等手段来预防,资本金是覆盖不到的。因此,容忍度大小的设定直接决定所需资本金的大小。如果容忍度被设得过大,测算的非预期损失过小,所要求的资本金也越少,这样大量的可能损失被看成极端损失,没有资本金覆盖,这就意味着在较大可能情况下金融机构对风险没有足够的资本应对。反之,过低的容忍度会把非预期损失估计得很大,这样金融机构就需要很多资本去覆盖风险,很可能是不经济的。把几乎所有可能的损失都覆盖了,这样确实非常安全了,但就要几十倍上百倍地增加资本金,这对金融机构的盈利性又形成挑战。在统计学中,正态分布或β分布的尾巴都是越往右越细,但却可以无限延长,这个尾部现象在风险控制中的解释就是:为了再多覆盖那么一丁点的可能情况,所需要的资本却是按照一个几何级数递增的。

因此,对不同损失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是风险量化的基础,也是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