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管理流程
(2010-04-29 16:53: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管理流程
在四类操作风险中,需要正确把握四点:一是属于操作性风险的仅包括由人员因素亦即由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和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尽管操作性风险是操作风险中发生频率最大、占比最高的风险类型,但不能将操作性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金融犯罪并不能涵盖所有类型的操作风险,仅是操作风险中的主要类型。二是金融犯罪不包括那些由于银行自身不完善的流程和系统漏洞以及外部事件等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三是单就某个单个的年份来看,操作风险事件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如果将这些操作风险事件放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同类型的大量数据中来看,就会发现,这些操作风险正以某种稳定的概率发生,这正是银行量化操作风险的基础。四是以孤立的、隔离的态度看待操作风险的做法,只能将单个操作风险事件视作突发事件,只有捕捉到各种操作风险事件之间的联系,发现存在于不同表象背后的共性,才能准确地描述银行面临的操作风险,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操作风险。
在简单的说一下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操作风险评估。在识别出潜在的操作风险之后,就要加以评估,决定哪些风险具有不可接受的性质,应该作为缓释的目标。风险评估能够产生有用信息,能够强调特定操作风险并揭示战胜风险的方法,同时也能揭示管理发展的趋势;风险评估还可以用来定义关键风险指标,从而表明损失与关键风险指标之间的联系,并可以用于对管理框架下其他工具的相互验证。
3、操作风险监测。一套有效的监测程序对充分管理操作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定期监测行为有利于快速发现并纠正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步骤中的缺陷,迅速发现和处理这些缺陷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4、操作风险控制。操作风险控制是管理流程的核心部分,控制办法包括管理洞察力、实际执行、信息处理、行为监控、自动化操作、流程控制、责任分离、风险政策等。这些控制措施应该是系统、完整的体系,只靠某一措施是无法阻止风险的发生。
5、操作风险报告。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等相关机构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呈送操作风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