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刀报恩,情何以堪!——“汪刺母事件”发人深省
(2011-04-14 11:13:14)
标签:
浦东机场刺母汪刺母汪刺母事件杂谈 |
分类: ·记录生活感受人生 |
据悉,汪某去日留学之前曾在上海某重点中学就读,学习成绩优异,因高中毕业后对口的学校不满意,就去日本读书,留学时间已经有5年之久。作为父母虽然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也只好支持儿子的决定,每个月固定寄钱给儿子。据悉,汪某在东京的房租是1.2万元人民币,生活费也都靠父母支付,加上一年学费8万元的话,每年开销在30万元-40万元。而据汪某的亲属透露,汪某留学日本5年从不打工,所有费用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的工资。
看完这则报道,我感到非常难过,非常压抑,仿佛我的心被什么东西紧紧捏着,使我感到窒息。接连9刀啊,刺进曾经生他养他的母亲,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爱他疼他的母亲。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反过来何尝不是如此,如此简单的连动物都知道的道理,为什么我们高智商的人类却不知道呢?遗憾的是,他的确这么做了,连亲生母亲都敢用刀刺的人,难道不是连畜生都不如了吗?
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个家庭悲剧,再往下想,这是个人间悲剧。想着想着问题越来越多,越感到事情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请看我如何问下去:难道这位汪刺母同学就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吗?他的法制观在哪里?难道他不爱这位为他倾其所有的可爱的母亲吗?他的爱心在哪里?刺母之后不顾母亲痛苦的挣扎竟扬长而去,他的同情心在哪里?仅仅是因为母亲说拿不出钱起了争执就兽性大发,他的控制力在哪里?仅仅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就给家庭带来灭顶之灾,他的责任心又在哪里?
在人们眼里,汪刺母绝对是个学习成绩优异优等生,还是个人人都羡慕的留学生,但是,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要的教育成果吗?这难道就是我们说要培养的人才吗?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要造就的国家栋梁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从“汪刺母”母亲的口中我不难发现某些关联的因素,母亲对媒体说他是个听话的孩子,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我想这应该就是悲剧之所以发生的根源吧,我们大多数家长不都是这么认为吗?只要孩子听话,学习好就认为是好孩子,孩子考了高分就开心的不得了,全然不顾孩子在学校是否真的过的开心。孩子考得不好就一通责骂,逼着孩子去上补习班。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却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爱心、法制观、责任心、快乐观、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抵抗挫折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反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学校一味抓升学率,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为拔高课程难度,基础知识不打扎实,反而拼命去钻研大量难题偏题,弄得学生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做题上,却忽略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教育、体育教育,把好好的孩子一个个都弄得看到书本就倒胃口,心理问题一大堆。
汪刺母在回答警察提问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句话我看一点不假,是大实话,23岁了,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在他举刀刺向母亲的时候,他脑子里哪有对母亲的爱心?哪有道德法制观念?他的脑子里当然是一片空白了,这难道就是母亲辛辛苦苦培养的最终结果吗?这难道就是就是我们教育出来的智商很高但却没心没肺的人才吗?
案件正在接受处理,汪刺母的美好人生嘎然停止,他必需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然而,就算这个案子结束,汪家的痛苦却依然会延续,他的所作所为给家庭造成的伤害将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当然,汪刺母事件仅仅是一个个案而已,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一个人的悲剧,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但是,这件事对我们的警示作用却是非常深远的。此时,我忽然想起教育学里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做“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教育。”这句话一针见血地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汪刺母虽然在这个案件中负有完全责任,但是,作为家庭教育实施者的他的父母难道就没有责任吗?我们的学校教育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如果我们不能从这一个个悲剧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能采取正确科学的教育观,不能采取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那么,像汪刺母这样的人物势必会越来越多,果真如此,那就不仅仅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剧了,也将是国家的悲剧,更是民族的悲剧啊!
清醒吧,为了追求高分而趋之若鹜的父母们!清醒吧,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挥打着皮鞭的中国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