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独奏—《帕格尼尼奏鸣曲》


标签:
古典吉他帕格尼尼奏鸣曲宁波吉他秀家家 |
分类: ·吉他音乐会 |
古典吉他独奏—《帕格尼尼奏鸣曲》
各位朋友,家家为大家带来了自己亲自演奏的古典吉他曲,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原创啊,想通过音乐传达我对朋友们最美好的祝福!欢迎大家拍砖!
曲目简介:帕格尼尼的小奏鸣曲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这首奏鸣曲却很少能听到,但在我看来,小奏鸣曲固然经典,我却更喜爱这首,曲子由C大调谱写,色彩明亮。全曲分成五个部分,曲式工整,和声丰富,整首曲子非常连贯,时而婉转低吟,时而引吭高歌,跌宕起伏之间充满着无比的快乐与激情,每每演奏此曲,总能让我心情愉悦,乐观豁达。都说音乐不分国界、不分老幼,不管你听不听得懂,但乐曲所传达的这份快乐的心情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了,果真如此,就是家家最大的心愿。
作曲家简介:帕格尼尼:1782年10月27日生于热那亚,1840年5月27日卒于法国尼斯。他的演奏热情奔放而富于诗意,充满幻想,气势非凡。他奠定了现代小琴演奏法的基础他的技术成为欧洲小提琴艺术新水平的标志。但是,帕格尼尼在吉它方面的造诣,则鲜为人知。帕格尼尼为了潜心研究吉它,曾放弃了公开的小提琴演奏活动达数年之久。他将许多吉它演奏技法有机地“移植”到了小提琴上,大大增强了小提琴的表现力。帕格尼尼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小提琴作品,也留下不少吉它曲,都堪称艺术精品。有趣的是,他的小提琴曲几乎都以技巧艰深而著称,但他的吉它曲却很少有“炫技之作”,大多平易而优美。帕格尼尼是吉它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不仅因为他留下了几首堪称珍品的吉它曲,更重要的在于他在吉它艺术处于低潮之时对吉它艺术的苦心扶植。帕格尼尼为吉它艺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曲目简介:奏鸣曲(Sonata)是种乐器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亦称“奏鸣曲套曲”。由三、四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一件乐器独奏或一件乐器与钢琴合奏。
|
帕格尼尼来作曲, |
前一篇:雨中小游宁波东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