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一课学习心得
(2019-12-19 08:46:08)分类: 八个一 |
《乡愁》一课学习心得
听过赵昭老师两节课了,一节比一节精彩,一节比一节令人难忘,总有出乎意料的收获,甚至把听过他的课当做向同事们炫耀的资本,我想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吧。在这次活动中赵老师讲的《乡愁》一课,看似非常简单,只有几行,也好懂,没有什么可深入挖掘的地方,但赵老师用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把这节课设计得近乎完美,演绎的潇洒自如,发挥的淋漓尽致。
赵老师没有熟悉学生,为了尽快熟悉学生,他先从自己姓赵入手,然后说“能记住吗?”“为什么能记住”“因为就一个字好记,”“两个字、三个字呢?”,逐步到一句诗,教师说出一句诗,只说一遍,然后就让学生复述,看谁复述的准确,这样的开始,很快就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情感迅速融合在一起。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学生复述理解后仿句续句,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答出,“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这个过程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教师始终在引导着学生,吸引着学生,这种引导和吸引又是那样的评议和自然,这就是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这就为下一步的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赵老师能够深入开发教学资源,没有局限于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比如,对课题的导入,用删字的方法,最后剩下两个字“乡愁”,才板书课题《乡愁》,看似简单,但能够让学生理解诗的语言需要简练,需要锤炼。在诗歌的背诵上设计的更是巧妙,学生整堂课几乎没有打开书就达到了成诵的程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赵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把本课的思想内涵挖掘的透彻,这首诗既有母子情,又有恋情,还有思乡之情,更重要的是爱国之情。对浅显的母子情、恋情和略显深奥的思乡情、爱国情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的煽情手段也是随着教学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在课的结尾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达到了高潮。
总之,在名师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主阵地,努力学习,顽强拼搏,积累经验,厚积薄发,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名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