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和塔》是一节十分强调自由表现和大胆创造的绘画创作课。学生在本节课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法通过大胆想象、构思,自由的进行创作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的景物。学生作品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大部分都能表现出桥的特征,色彩搭配也非常鲜艳。最后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评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作品”。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通知欣赏桥的造型美、并大胆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为重点,根据学生的介绍总结出结构特点,根据需要合理地设计安排出桥的使用功能部分,再加以美化,就形成一座漂亮的桥,请学生将心中的桥用画笔画出来。
这节课我将桥的立体感的表现做为一个教学重点,在图片欣赏时有意识的进行观察引导,并在黑板上做了简单的演示,没想到孩子们竟然一起为我鼓起了掌,纷纷小声议论,说我画的太好了,过后我反思,一定是平时课堂上关于技能技法的演示太少,很少在孩子们面前露一手。其实,不是我不想露,而是一直以来关于美术老师课堂演示是一个一直存在争议的话题,演示势必会影响到一大部分孩子争相模仿,孩子的创意思维会受到抑制。现在在我看来,适当的演示还是极有必要的,会有效激发孩子们学习提高美术能力的兴趣,而兴趣恰恰是孩子们持久学习最重要的老师!
当我进行第一次试教,超时了,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环节花去了大量时间。这时,我感到很困惑,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呢?组内的各位成员纷纷发表己见,对我的教学流程重新作了细致的梳理,结果发现,在课堂上老师是每一幅画都作了详细的分析,没有主次,也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
反思调整后再次试教,整个教学流程安排更合理了,解决了上一次试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基本了解了桥和塔的造型特点,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描绘家乡的桥和塔。学生有了动手的时间,也有了相互点评和欣赏的时间,在欣赏和体验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桥和塔造型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