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华说文解字:《社会》
(2015-01-25 21:35:05)
标签:
军事说文解字 |
分类: 说文解字 |
陈君华说文解字:《社会》
2015年1月25日
(一)
“人是社会的存在”,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但是,这里所说的“社会”这个词,它最古老的意思是什么?不清楚“社会”这个词的意思,我们也就难以真正理解我们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以及我们当下的存在处境。
(二)
要弄清楚“社会”是什么,首先要弄清楚“社”是什么。
“社”是什么?默念一下这些跟“社”有关的古老词语吧:社稷、社神、社庙、社树、社戏、社日……或许你就会对它油然而生某些虔敬之情了。
(三)
但“社”究竟是什么意思?
“社”这个字拆开来看,左边是“礻”,基本意思是神,右边是“土”,所以合起来就是指“土地神”。
(四)
由于“社”是指土地神,所以,“社树”就是指象征着土地神的神树。《庄子·人间世》就讲到了这样一棵被人们奉若神灵的“社树”:“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
(五)
在现存的古村落,一般都会有这样的一棵代表土地神的“社树”,它是这个村落最古老的守护神:散落在它周围的一座座民居,就像是它庇护下的子子孙孙。
(六)
在商鞅变法之前,神州大地似乎没有现代意义上作为暴力工具的“国家”——霍布斯把它称之为巨兽“利维坦”。
正是商鞅绑架了秦国秦民,于是,“国家”、“帝国”这样的怪物,开始在神州大地上横行。
(七)
在此之前,我们的先民,不像是动物,更像是植物,在社树的庇护下,静静地生长。
根据《论语·八佾》的记载,有一次,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回答说:“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这就是说,夏商周三个朝代或者说三个氏族是根据自己不同的神树来进行区分的。
(八)
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土地神对古人来说是很亲切、很重要的神灵,因此也是需要虔诚祭祀的。于是,“社”又进一步引申为“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庙”就是祭祀土地神的庙宇。
(九)
“社”在古代经常和“稷”连在一起用。“稷”是指谷神,所以,“社稷”合起来就是指“土地神和谷神”。
中国古人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时空”或“世界”概念,在他们的世界里充斥着神灵,所以,他们更多地用“社稷”这个充满神灵的词语来表达他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十)
明白了“社”,也就很容易理解“社会”这个词了。
显然,“会”就是集会、会聚的意思,所以,在古代,“社会”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指在春秋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集会。
因此,真正的“社会”是以土地神为核心的、信仰虔诚的人群的聚集。在这种“社会”或“集会”里,人和神达到了“共在”的高潮。
(十一)
只有这样的神庇护着人、人虔敬着神的“神人共在”的社会,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十二)
但是,很遗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无神论时代,上帝死了,诸神退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还能称之为“社会”吗?
我们的大地之神在哪里?还有什么神灵在庇护着我们这些子民?
失去了神灵眷顾和庇护的人,究竟是什么?
(十三)
现在,我们不是生活在“社会”之中,而是生活在“组织”之中。公司组织、政府组织……不再有神灵的庇佑,只有一个又一个组织对我们的赤裸裸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