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年1月管理联考论证有效性分析真题与参考范文

(2014-12-27 15:41:35)
标签:

财经

2015联考写作真题

分类: 批判性写作

大家看看,下面的试题和真题还有哪些字眼上的不同?谢谢。

试题: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经济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说,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由于原题我还没有看到,所以,下面的参考范文仅供参考。

参考范文《政府真的不该干预生产过剩吗》

上文推理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现择其要点分析如下。

首先,只要企业开拓市场,就能化解生产过剩,这一推理错误地预设了市场需求是无限的。试想如果华为今年生产了1000亿台智能手机,估计这两年华为再怎么开拓市场,也化解不了自己的生产过剩。

其次,单凭市场会自动调节,就断然推出政府不需要干预生产过剩,也明显是有漏洞的。因为市场的调节总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市场调节时经济浪费说不准已经很严重地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再次,把“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同于“生产过剩”,明显是混淆概念。供求关系不平衡,有可能是生产不足,也有可能是生产过剩。所以,生产过剩未必就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而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且供如果只是稍微大于求,这样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也是不能称之为生产过剩的。

另外,仅仅根据生产过剩可能增加物资储备也推不出它就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生产过剩储备的都是没用的物资,它又如何应对不时之需?还有,并非所有的生产不足(如某些奢侈品)都会导致人们缺衣少食,因此又怎么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最后,就算政府应该合理定位自己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不能因此就推出不必干预生产过剩问题。如果这些过剩刚好会导致严重民生问题,如产品卖不出去而迫使许多工人下岗,这时难道政府还应该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

由于上文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和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