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2010-11-27 09:49: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地理 |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地理作业有基础性作业,还有发展性作业。在教学活动中人们对基础性作业比较重视,但对发展性作业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而发展性作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理念,就决定了学生作业的多样性与个性。过去传统、单一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全面发展。从学生方面看,传统的初中地理作业就策略已经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主题
(二)教师、学生对作业现状的调查汇总
1、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学生中完成调查
了解学生对初中地理作业学习的看法;
关于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为了有针对性的对《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的研究,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共10题,主要涉及教师对作业布置的内容、批改状况、学生对现行作业的看法。第二部分共5题,主要涉及学生对现行作业类型、对完成好的作用的心情和体会。第三部分简答题共3题,让学生谈出印象最深的作业及原因,学生希望教师布置的作业因该是什么样的?在布置作业方面给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三部分:摘录
手工制作、拼图实验等作业学生印象深刻,画图作业有趣。
让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作业。
建议老师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
问卷了解学生对作业学习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不满足于目前传统、单一的作业方式,并对此产生一定厌倦情绪,进而影响到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还有一些学生提出,希望有自己选择作业的权力,有60%学生乐于做游戏类作业。
2、对教师进行调查
教师的作业观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通过对老师布置作业的调查发现,许多教师不能准确理解作业的内涵,作业观也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之三:地理作业都必须按一种格式做同一内容。
长期以来,我们布置地理作业基本上都让全体学生按老师的统一要求完成,结果作业千篇一律,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做法,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之间兴趣爱好不同,水平层次有别,如果教学完全忽略了这些差异,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所有学生的作业就不能没有这个体现。
部分教师在交流中也说到对目前作业学习的无奈。
上述情况表明:传统的作业设计存在很多弊端,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仅限于学科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只注重格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新课程下的作业功能应体现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与检查功能,还应表现出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深化和提高功能,表现在体验和实践方面的体验和发展功能。单一作业策略已不受学生的欢迎,不能满足课改实施的需要,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应探索出新的初中地理作业策略,来实现教师、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正确把握作业功能,设计符合新课程的作业。题组成员通过学习认识到新课程地理作业的功能。以往我们主要强调作业有“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等功能,把作业当作教师节省工作量和加强课堂管理的主要手段。这种认识是“教师中心主义”逻辑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这种认识指导下,作业很难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它更多的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所以新课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作业的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并且产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白学习既没有时间限制,又没有空间限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四)、完成关于对《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策略研究》作业设置建议方案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初步提出了新课标下初中地理发展性作业设置建议方案
七年纪上册《世界地理》(上)
1.
2.
3.
4.
5.
6.
7.
8.
9.
七年纪下册世界地理(下)
1.搜集亚洲地理集锦★
2.收集亚洲不同国家有特色的文化风情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
3、小论文:走进《日本》★
4.
5.从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关于两极的报导、图片和资料,办一期有两极地区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地理手抄报★
1.
2.
3.
4.
5.
写一份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查找“世界水日”的主题
以土地资源为题表现、发表你的认识。★
了解家乡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8、收集了解青铜峡市主要工业企业的信息
9.
八年纪上册《中国地理》(下)
1.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有关系吗?请你调查了解。
2.请你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明:城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3.假如你是一位旅行社的业务员,你的任务是向人们宣传青铜峡旅游资源的优势。请你拟写一份宣传提纲。★
4、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建议★
5、开展综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五)、根据上述方案进行实施并收集学生作业(见学生作业)
(六)、经过研究形成了以下关于新课标下初中地理作业策略
1、教师作业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作业是束缚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学习观念,拓宽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视野,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观念和实施的需要,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才能在教学中落实,在平常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才能真正认识到作业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为学生发展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2、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其身心发展属于青春期,独立性、自我意识增强,传统单一的作业形式,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理,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初中地理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能感受到地理作业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西双版纳时,教师布置了收集西双版纳风光图片的作业,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纷纷展示收集的相关图片,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策略
地理作业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同形式的作业功能不同,用多种形式的作业相互结合,来实现学生发展的目的,达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以下作业形式可借大家参考代鉴:
(1)常规型作业:
常规型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服务。我们在常规作业布置上做了一些探索:初中地理作业,有些学校以填充图册为主,但填空图册上有些题目要求过高、过难,学习完成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一些筛选,哪些题目必做,哪些题目选做,哪些可以哪些学生不便,必做的题目,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有些选做的题目,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完成。有些学生对有些填图的试题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作业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这类作业要少而精,适用于当堂训练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最好在下课前完成,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同时我们还提倡学案学习作业,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课前为学生印制学案学习作业,供课堂学习使用。这类作业可以是空白图、表格等填图或填表作业,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学生的思维、动手活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例如学习《中国地形》让学生填中国山脉图,《气温和降水》让学生根据本市气温和降水数据绘制温雨图,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生填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表格。
(2)游戏类作业
(6)网络作业。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尝试开展了“课前网络搜捕活动”。教师根据地理的教学特点,在每部分新学内容之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站,让学生到网上去搜寻各种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东西。并将有关资料下载保存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主题知识库。学生在其间自主感悟得到的东西远远胜过强制性的读书写字背课文的效果。信息搜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感悟的过程。
4、创新作业评价方式的策略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个性化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公式:优的次数乘1分+良次数乘0.8分+中次数乘0.6分+差次数乘0.4分。
5、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相结合的策略,
多种的作业方式,在三作目标相结合方面都有体现,促进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公益广告、论文、综合实战调查报告等发展性作业,给学生深刻体验,为提高初中学生地理素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有重大意义。但应注意基础性作业与发展性作业的有机结合,不能过于频繁、集中,增加学生负担,而不能使作业实落,这样,费时费力,效果又不理想,通过设计合理的基础性,发展性作业,使之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6、提倡学生在作业活动中的合作与分工,使全体学生都有发展
学生在合作收集资料、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的活动中,增强了学生有益的交往活动,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了地理知识,增强了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7、通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多种的作业,一改过去沉闷的作业届面,不仅使学生得到发展,教师在指导与设计作业中也很受启发,学生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教师视野,使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